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只须盯着鱼浮
作者: 梅朵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语系   忘记   宿舍楼   老人     管理员   河南大学   大学毕业  
描述: 已大学毕业好多年了,但我一直没有忘记一位可敬的老人的那句话:只须盯着鱼浮。 老人是我们河南大学英语系男生宿舍楼的管理员。因为离家远,我只会在春节才回老家,就趁暑假在学校打工,也就是因为这,我和老人
赢得信赖要多久?
作者: 胡俊峰   马聪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现代   配置   经济实用   记者   网络销售   消费者选择   印象派   品牌形象   市场部   纳塔  
描述: 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最初由于与古典主义格格不入饱受争议。当时有个叫路易•勒鲁瓦的记者,借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嘲讽这一画派为“印象主义”。但那位保守的记者不会想到,印象派最终成为
谁说商务不给力
作者: 朱思存   马聪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特   商务   车辆   上海大众   记者   方向盘   日系   空间设计   变速器   奥迪  
描述: 几乎完全相同。按同行记者的话讲,这处设计让新帕萨特“看上去年轻了10岁”。与前大灯相对应,新帕萨特在尾灯采用了硬朗“飞梭”造型的LED灯组,进一步增强了灯组的视觉层次感。 走进新帕萨特内部,经典的大众
高原之恋,滋味若干——记者手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青年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和平解放   千里之外   拉萨市区   记者手记   巴河镇   名牌服装   青冈树   贡嘎机场   西藏林芝地区   王书记  
描述: "做一棵高原青冈树"是我在西藏采访时的感触。来去只有四天,记者却在这片高原上感受太多——对于那些镇守边陲的援藏干部而言,西藏意味着背井离乡,艰苦创业,双肩担道义。高海拔,高境界——7月16日拉萨到达
悬浮的公共记忆
作者: 杰夫.凯利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体系统   回忆   艺术家   毛泽东时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历史转折   公共记忆   悬浮  
描述: 陈曦油画中的形象是历史的,它们也许是她个人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回忆的一部分,但是它们并不是她脑海中对那个时代的形象的代表。尽管艺术家用科学般精确的手法,用颜料矿物质制造出空间的幻觉,重塑了当时的媒体场面,但这一切并不代表艺术家本人对毛泽东时代以后历史转折的回忆,而仅仅代表了她已经忘掉的“官方回忆”——回忆和历史不同之处正是在此——公共回忆中的形象,悬浮在国家媒体系统的静态烟雾中,似乎变成一个模糊的、半信半疑的梦。 陈曦的新系列油画重复着同一个主题:一台曾经摩登的电视,在一张不起眼的桌子或衣柜上,传播——或许只是从电视框中展示出——大多数中国人和一些外国人的回忆中徘徊过的、涉及中国历史的场面。在一个从1976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按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而排序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为毛主席开追悼会时,天安门广场的场面;从空中居高临下看到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灾区;“四人帮”在法庭受审的一幕;邓小平在汽车上大阅兵;一排中国体育运动员——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赢得世界冠军一一手举奖杯和鲜花,并在巨大的体育馆里受到大众的祝贺;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一个婴儿在铺满鲜花的天安门前拍的照片;最后是一个来自电视里的形象——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黑白电视上看到的第一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记一件青花五彩螭龙纹碗
作者: 赵磊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壁   龙纹   内壁   装饰效果   纹饰   明代   造型   葫芦   菽园杂记   青花  
描述: 青花五彩螭龙纹碗,口径18.6、足径7.6、高8.1厘米。敞口,弧腹,圈足,口沿呈八曲花瓣状并施以一圈酱釉。与一般盘碗不同的是,为使花瓣状造型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美观,此碗在
小可家的私房茶器
作者: 北北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钱   准确   谚语   笔记   讨论   诸葛亮   团结   读书   机智   力量  
描述: 的好奇心。于是乎,在记者的强烈要求下,她搬出近年来搜集到的私房茶器,粉彩的、青瓷的、紫砂的……一本正经地“炫耀”了一番。看到记者欣赏茶器时一副专注的神情,她心里甭提有多“得意”了。 01 八斗粉彩窑变君子
福鼎白茶的诗情画意
作者: 岛主   戴靖   汐汐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钱   准确   谚语   笔记   讨论   诸葛亮   团结   读书   机智   力量  
描述: 嫣然三月,很多茶客都有着自己的茗香茶思,采新尝鲜亦是这个时节难得的乐趣。随着福鼎白茶登顶世博会,这个温柔美丽的“仙子”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三抗三降”的保健作用也使得它备受都市找茶一族的喜爱。但是在讨论的时候发现,依旧有不少茶友对白茶有着“只闻其名难觅其踪”的遗憾,还有一些北方的朋友对老白茶的陈年醇香情有独钟……乘着新茶上市的尝新时节,《海峡茶道》特别启动了首期“三地品茗会”,与浙江、安徽的茶友一同分享我们收罗来的新老白茶的甘醇滋味。 01 画意桐城——临窗享白毫 时间:公历4月7日下午 茶友:老唐、凛冽、斋主、晓思、静芸等 用品:纯净水、汝窑盖碗、公道、粉彩品茗杯等 鉴品:白牡丹、白毫银针、老白茶 今夕的春天,雨水似乎多了一点,连日春雨叫人的心情稍显的有些沉闷。得了茶道的几泡白茶不敢独享,下午天晴,便邀了几位好友一起品尝这来自南国的佳茗。 对于福鼎白茶我们都不甚熟悉,作为茶会的发起人,除了赶快翻阅杂志恶补功课之外,还在论坛里询问了几位福建的茶友,才得知这茶竟然如此特别。除了那个美丽的传说,它与我们日常接触的绿茶、乌龙茶的区别挺大的。
半亩江南寻清雅
作者: 乐儿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钱   准确   谚语   笔记   讨论   诸葛亮   团结   读书   机智   力量  
描述: 一船头一壶酒,船尾“卷书”的乌篷船、杏花春雨时节的油纸伞、淡淡的茶烟氤氲、轻轻的弦索弹唱……如果说这是江南的印象,那浆声灯影的秦淮河、山青水秀的的西湖和色绿味美的龙井就更不用说了。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因为茶,这是一个理由。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取名自此的半亩江南茶楼,偏安于三坊七巷衣锦坊的尽头,在喧闹中演绎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闲情。在半亩江南,感知的是一种印象,享受的是一种闲适,品味的是一种文化。 印象江南 如果说上茶馆喝茶品的是各地特色、泡的是民俗民风,那么半亩茶楼可谓采北京的贵气、杭州的精致、成都的平民、潮汕的茶点四大“茶门”特色之长,又除却传统茶楼的庄重和新派茶室的平俗。 走进半亩江南柔和的灯光里,清新雅致的江南气息扑面而来。径直走入,咫尺之地中竟然是移步换景,尘世的喧嚣被远远抛诸身后,仿佛让人感觉有一种巷末深处别有洞天的意境。明清时代江南庭院的装修风格,精致的仿古家具,透露出浓浓的书卷气息。垂帘雅致的普座和中式宫廷的包厢,各自成景,动静怡然。馆内四周随处可见精美的油画,风格各异,古典而又不乏时尚元素,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通往金字塔尖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设计   舞美设计   气术   《花样年华》   花艺   花样年华   情感记忆   主计   王家卫  
描述: 志波合作成立餐饮公司1957&Co.;2011年与TheHampton合作,参与投资并推出“定制设计”豪宅……在这些领域中,他绝不是勇敢的第一人,但他的秘诀是充分准备、周密策划、强强合作和机遇捕捉,他的目标是成功,必须成功,这才是专属于梁志天的行事方式。
< 1 2 3 ... 29 30 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