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灾难中侥幸心理及行为剖析
作者: 陈绍粱   来源: 广东安全生产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反相机   侥幸心理   笔记本电脑   青山   灾难   四川省   行为   师范大学  
描述: ,抱着六台笔记本电脑、背着三台单反相机,手里还拿着一只小乌龟出现在为他担心不已的老师和同学面前。经室友将他的“英雄事迹”发到微博后,受到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网上转发几十万次,短短十个小时时间已有3万
邵帆工作室 打破与重建后的古典禅意
作者: 木木   许晶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权运动   记忆   恶之花   展厅   文字   作品   态度   秃头   雕塑  
描述: 邵帆的工作室位于北京近郊的西田各庄村内,从2004年开始兴建,并于2005年正式迁入。工作室总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由展厅、绘画工作室、雕塑工作室、会客区、住宅区和院落等不同功能区域所构成。邵帆工作室的布局设计就像他曾经创作的系列椅子和家具的设计一样,以"打破与重建"作为主要手法,尝试着溯源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格局的精髓,并以看似轻松的方式打破了代表着传统伦理制度的严格对称方式。室内空间与室外院落的交替分配,以流动的空气作为贯穿不同空间结构的无形介质,辅以植物和假山石等古拙且
三游洞序
作者: 李仰臣   来源: 当代学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白   玲珑   水石   白居易   地方   游记   不正确   白行简   三游洞   艾芜  
描述: [唐]白居易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
零艺术中心返璞归真的期许
作者: 王珍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描述: “零艺术中心”是中国首家以当代雕塑艺术为主体,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艺术品味的专业性艺术机构。旨在通过对当代雕塑艺术进行研究、批评、展示、推介和档案整理,打造一个国际化的艺术研究、交流和展示平台,进而推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自成立以来,零艺术中心举办了各种高水准的具有学术旨趣和人文关怀的雕塑展览,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学术研究和思想交流,在当代艺术界享有盛誉。 零艺术中心,原名为零工场,最初是李象群的雕塑工作室。
实践的无限
作者: 叶风芬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描述: “雕塑”在当代艺术文化中不在是一个简单的雕塑实体的感念 ,是一个更多元的、更综合知识的认知的呈现叙述方式。由刘鼎、卢迎华和苏伟共同策划的“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展开了对于“雕塑”的媒介概念背面的能动性和新的叙述语言的呈现。从之前的“小运动”到“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这一系 列研究工作的观看,是中国年轻策展人当中在思考层面上是很往前跨一步的,针对于这次的深圳雕塑双年展是对于艺术家之前的创作实践所做的工作的回看。
冷静背后的挖掘
作者: 王珍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描述: 2012年11月10日在《雕塑中国》的学术讲座中,赵力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市场数据分析中心”主任从现实状况出发分析了雕塑的市场趋势。 在此次讲座中,赵力认为雕塑市场虽然呈现增长趋势,但是规模却很小。其实从拍卖市场来看,去年也就是2011年,艺术品拍卖大概是975亿元左右,中国书画市场占60%,而属于雕塑的市场加起来可能都不超过几千万,这种比重的差距远远大于国际市场同样数据的比较,雕塑在国际市场上通常的交易额占到13%,去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为2000亿美金,而雕塑的交易额在200亿美金左右。
真实的可能性
作者: 向京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描述: 雕塑的目的不是把观众置于一种混乱不堪的状况中去注视物体三维的、立体的外表,它竭尽全力形成它自己的观念,清晰、有条理的观念,从而带来立体形式之外更多的可能性。雕塑超越了绘画中的平面视觉效果,以丰富的高低起伏、建立起可观可想像的空间感,给人以视觉与触觉、三度空间的艺术形式。 对向京来说,喜欢用雕塑为媒介来表达艺术语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雕塑实际的体量有条件制造真实的空间,它和观者发生了实际性的关系。
大朴不雕
作者: 史金淞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描述: 中国传统艺术重视内在,讲究含蓄,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的哲学境界。这种追求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雕塑家想要凝固生活中那些朴实感人的瞬间,需要一种“不雕”的艺术表现形式----凝练、写意、传神,看似朴拙粗率,实则大气饱满。这一切都需要艺术家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生活,用虔诚的情感去体会生活,更需要艺术家有一种超越写实的神韵捕捉能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对史金淞来说,在工业时代里,雕塑的朴素更显美德,“当代雕塑从物质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技术还是材料都比过去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因此发生了许多语言意义上的变化和革命,如果是单从精神的角度来看,和其他许多艺术的相关工种相比较,尤其是在各种新的媒体实验空前繁荣以来,雕塑的工作方式越发显得更加的朴素,更为方便接近我们自己。
引文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描述: 引文: 雕塑在当代文化的延伸中,原有的概念已经不再奏效,而探讨雕塑在当下的概念设定也并不是一件着急的事,因为在当下,重要的不是设定,而是带有非自由随机的无限可能的尝试。雕塑是什么?对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不做回答,并不等于说我们的艺术知识和思维能力存在欠缺,而是当代文化下,我们的艺术知识、思维能力每天都在接受新的经验挑战,可能今天所发生的就能使昨天的轮调所坍塌,而今天所做的概念设定在明天看来,或许已经不再合理。
从西厢记到马蒂斯:邱振中水墨作品展在香港举办
作者: 辛文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观念化   振中   西厢记   香港   中国传统   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   马蒂斯   水墨作品  
描述: 2012年11月1日至12月6日,从西厢记到马蒂斯——邱振中水墨作品展在香港艺术门画廊展出。展览构思新锐、立意独特,观念与图形并重,为中国当代水墨开辟了一片新的境域。展览主体部分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
< 1 2 3 4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