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感受隆务河畔民间艺术
作者: 任建军   来源: 时尚旅游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雅   桂明   采访笔记   红河县   亘古不变   奕车   甲寅   长街宴   令人  
描述: 走遍世界,再也无法寻找到这样一所硕大而独特的美术学院。在这里,就连每一缕清醇的空气都透着艺术的灵光,我被青海省黄南州隆务河畔几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迷住了。那里的村民用种庄稼的双手,竟然制作出了精美的唐卡、雕塑和堆绣。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牧区体悟
作者: 钟志金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钟志金   游记   散文   当代   藏族牧区  
描述: 重访藏族牧区,使我想起初看高更的油画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画面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有一股童趣味道和原始幻象感,一种生命的蓬勃,一种与世无争的平和,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和超然的意境精神,它们悄然无声地穿入我的心
李敦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史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画中有诗”   书法线条   中国画   中国绘画   表现力   中国山水画   中国文艺  
描述: 李敦油画作品
王丹玲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史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画中有诗”   书法线条   中国画   中国绘画   表现力   中国山水画   中国文艺  
描述: 王丹玲油画作品
摄影与生活
作者: 王孝邦   来源: 娘子关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馒头   童年   绣花鞋   鞋帮   回头看   颜色   样式   记忆   元宵节   鞋后跟  
描述: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意无意间享受着摄影艺术所施与的美好情境。作为现代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图像。我们可以在家里随时翻出一堆生活照片,成为我们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佳品来到 不亦乐乎:记张永珍女士捐赠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作者: 汪庆正   来源: 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雍正帝   最高记录   清代瓷器   上海博物馆   捐赠   橄榄   拍卖行   粉彩   中国瓷器   着色剂  
描述: 2002年5月7日香港张永珍女士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4150万港币拍得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创下了有史以来清代瓷器拍卖的最高记录。2003年4月,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元自美国购还《淳化阁帖》最善本后,我
冷冷的诱惑 玉玲珑冷光键盘
作者: 暂无 来源: 计算机应用文摘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键盘   外部设备   输入设备   计算机   笔记本式键盘  
描述: 五洲科技Leview(新观点)是一家知名的外设生产商,这次送测的玉玲戏冷光键盘是其最新发布的系列产品之一。该款键盘采用了笔记本式键盘设计,外观线条简洁,时尚轻薄;但与笔记本式键盘的布局又有
2003回眸五彩演艺界
作者: 祁建   王怀周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假唱   导演   女主角   记者   娱乐   演唱会   媒体炒作   演员   看守所   电视剧  
描述: 曾放荡不羁的刘晓庆还能东山再起吗? 刘晓庆案件的受关注程度出乎人们的意料,不但国内媒体大肆炒作,港台和海外媒体也连篇累牍地对此进行了报道。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刊登文章,对曾经意气风发的女人的未来给予了关注。刘晓庆,这个曾经高高站在云端意气风发,然后倏地重重摔落深渊的女人,别来无恙?2003年8月16日获准保释离开看守所,这一回刘晓庆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不简单
心灵的守望——旅德画家苏笑柏剪影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主题性绘画   色彩   记忆   新艺术   双年展   剪影   德国   心灵   油画  
描述: 2003年.在中国北京首届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当我看到旅德画家苏笑柏那幅红色的《网状回忆》时,不知怎的就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与他相交近20年的情景一一浮现了出来。认识苏笑柏,是因先认识他的画。1984
国际艺讯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描绘女性:来自永久收藏的作品展”   “今日天堂·来自太平洋的当代艺术展”   牛津当代艺术展   “艺术商业:来自艺术市场的记录”   :过去40年中意大利艺术的身份”   “新欧洲肖像  
描述: 今日天堂:来自太平洋的当代艺术展此展近日在美国纽约由亚洲协会举办,展览上共有15位来自新西兰和太平洋诸岛的著名艺术家的45件作品,反映了新西兰和太平洋地区文化的独特性,特别是其多种文化交汇、相互影响的特性。这一地区在16世纪迎来了麦哲伦,其后又迎来17世纪的英国探险家、18世纪的法国探险家,它被传统的文明世界想象成一处“天堂”,“天堂”这一概念一直延续至今。这个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太平洋诸岛国的真正机会。展览的作品采用多种媒介,包括录像、装置、雕塑、绘画、摄影等等。艺术家们在作品中反映了该地区存在的移民及向外移居、岛国自身的权力、文化继承、环境退化等等问题。这个展览视角独特,它是北美地区首次举办的关于太平洋岛国地区艺术的展览。
< 1 2 3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