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记】搜索到相关结果 3645 条
-
记录文化的空间符号:雕塑大展“中国姿态”侧记
-
作者:
林琳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记录文化
民族文化
姿态
造型艺术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公元前
符号
-
描述:
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古代许多事物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已荡然无存,历代的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代言,人们借雕塑这一造型艺术得以见证往昔,也得以认知当下。
-
盘瓠神话的深层结构
-
作者:
吴泽顺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宇宙卵
深层结构
浑沌
混沌
搜神记
伏羲
上古神话
盘古神话
盘瓠神话
卵崇拜
-
描述:
盘瓠的传说最早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后干宝收入《搜神记》,范晔则作为正史收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三者所述基本一致,其主要内容有:1、远古高辛王宫内一老妇耳内出一物如茧,化为一头五彩犬
-
叩问开发商大佬: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
作者:
墨奴
来源:
中外房地产导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介公司
房地产市场
记者
发展商
消费者
房地产公司
开发商
房地产开发
房子
房地产业
-
描述:
在国人的心目中,消费排前四位的是衣食住行。现在政策好,吃的是满嘴流油,穿的是五彩缤纷,还有不少人以车代步。而最最关键的是住。除非你是暴发户,不然买一套住房远非像买一辆奥拓、夏利那么容易,不仅要拼上一生的积蓄,可能还要背一身的债。由此,房地产业容不得欺诈。但现实呢?少数实力不济、信誉较差的发展商、中介公司在销售房地产时,处处人
-
拜谒纪晓岚故居
-
作者:
李秋生
来源:
中外房地产导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宣武区
偏门
《阅微草堂笔记》
住旅馆
紫藤
狐仙
碑文
纪晓岚
镂空雕刻
故居
-
描述:
也许是一种缘,赴京出差,所住旅馆离纪晓岚故居步行仅5分钟的路程。这可是我早就想看一看的地方。 纪氏故居位于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外观上看上去很美。此宅乃皇上御赐,怪不得颇有皇家风范。青砖墙大红门,正门有三道,一道大门,二道偏门,门楼雕塑精美,门上也是镂空雕刻。正门上方有一块门匾,上书“纪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保险文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习近平
省委书记
-
描述:
“来者不善”,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做客央视时如此定论9号台风“麦莎”。[第一段]
-
“笔记本”风波
-
作者:
刘若男
来源:
中外童话故事:青春故事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式电脑
风波
台式机
笔记本
-
描述:
家里的台式电脑“光荣退休”了,爸爸不得不下定决心买了一款“笔记本”,还别说,笔记本的样子小巧玲珑,是那“大个子”台式机无法比拟的,它可成了爸爸的心肝宝贝。
-
淡妆浓抹的惬意
-
作者:
Eszter Imre
Daria Pavlova
MOAK Team & Emma Van Eijkeren
Nicola Bonriposi
Silvia Cenal
Lesha Galkin
Niki Koncz
Kairi Eguchi & Enya Hou
Daniel Debiasi & Federico Sandri
李薇
范嘉苑
来源:
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原型
Creation
身体感
清透
玻璃管
天然木材
整体外形
设计灵感
千娇百态
木偶奇遇记
-
描述:
一直喜欢四季的变换与交替,因为特点分明的四季带会来各不相同的风景,为生活增添几分乐趣,不论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冬天,还是五彩缤纷、千娇百态的春天,或淡妆或浓抹,或素净雅致或香浓艳丽,都是相宜美妙的,让人倍感欢喜。“淡妆”与“浓抹”都是一种美,只是美的格调不同。在本期主题我们将和大
-
奢与美:访伦敦花艺设计师Robbie Honey
-
作者:
陈雅男
来源:
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设计
舞美设计
气术
《花样年华》
花艺
花样年华
情感记忆
主计
王家卫
-
描述: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电影里妖娆的旗袍、玲珑的身段、渐起渐落的音乐,构成了哀伤的情感、无边的寂寞,将人、弄堂、故事定格于某一情感记忆之中,可以说,张叔平的舞美设计功不可没。他用最恬淡的美术设计
-
通往金字塔尖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设计
舞美设计
气术
《花样年华》
花艺
花样年华
情感记忆
主计
王家卫
-
描述:
长久以来,梁志天先生在居室设计方面,通常只做样板房。可无论是“享受生活,享受设计”还是“以人为本”,都在强调从生活的具体现象出发,研究人的真实居住需求,因而其作品中绝无夸张炫耀,只见简洁大气的布局和缜密精美的细节,从而成为梁志天设计的标志性形态。此次,他涉足投资房地产项目,设计的11户示范单位,不仅用来展示而且可供业主即时入住,更提出“定制设计”的概念,明确面对顶级客户群体,针对他们的生活形态进行设计研发,使其设计理论体系愈发完备详细,将特有的梁氏风格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另一方面,梁志天先生的定制之道同样也应用于他自身的事业规划。他真的懂得自己,对自我的认识冷静又客观,只做擅长之事,只做有兴趣之事。他以最具优势的设计为核心,聪明地发挥他的品牌效应,聚拢延伸资源,审慎选择合作对象。 2001年起与MAXXA合作相继推出家具设计作品“一挚”、“方元”和“玲珑”系列;2007年与全永权、郭志波合作成立餐饮公司1957&Co.;2011年与TheHampton合作,参与投资并推出“定制设计”豪宅……在这些领域中,他绝不是勇敢的第一人,但他的秘诀是充分准备、周密策划、强强合作和机遇捕捉,他的目标是成功,必须成功,这才是专属于梁志天的行事方式。
-
工笔画线条的审美特点
-
作者:
彭柳柳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历代名画记》
写意人物画
张彦远
中西绘画
审美特点
画中
墓室壁画
线描
艺术元素
-
描述:
始终贯穿其中。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无线者非画也。"潘天寿说:"盖吾国之绘画,一线为基础,故画法以一画为始。"不论是原始的彩陶纹饰,战国的墓室壁画,宋代高度写实的白描画还是清代的写意人物画,都是借线条来表现。线条不仅仅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表现其结构,更重要的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