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记】搜索到相关结果 3645 条
-
用雕塑保留城市记忆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上海世博会
江南
金属材料
城市记忆
园区
雕塑展
工业
-
描述:
江南广场雕塑项目的策划人为孙振华,共有15件以金属材料为主的雕塑参加了主题为工业记忆的展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什么这个展览的内容并没有以展现今天的城市面貌为主,而是将目光投射到过去,带着游客一起回首有关这座城市的工业记忆呢?策展人孙振华如是说
-
离别的艺术地——米兰纪念公墓
-
作者:
陈箫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人文特色
生者
座座
雕塑公园
民德
曾子
生命记忆
-
描述:
,而是一个大型的雕塑公园。一座座墓碑雕塑向世人展现着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记忆,它能使你想起当年那些强壮的生命是如何在这土地之上自由漫步、繁衍生息。那些美妙的人生故事,你可以在文学中、在影视里,乃至现实中睁眼望去,都会轻易找到并引起思考。一旦你没入尘土,离开人世,所有财富、名望、
-
丝路扬帆——2015中国艺术交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母题
扬帆
艺术家
中国
普遍人性
现实世界
红色记忆
艺术交流
-
描述:
”红色记忆”雕塑系列的创作母题来自于艺术家儿时在福建老家的生存记忆.以及对那个特殊年代的孩童们的普遍人性的抽取与提炼.作者倾尽全力塑造一个个天然本真的无忧、灿漫且又顽皮、淘气的红男孩:并试图让“小红
-
公共艺术的实验性与在地性——以汕头大学公共艺术节为例
-
作者:
翁晓雯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记录
形式语言
汕头大学
文化意味
公共空间
特定地域
均质化
审美形态
城市雕塑
媒介方式
-
描述:
由于面对不同的需求和预期,公共艺术在当代的实践和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性,这也是艺术介入不同性质的公共空间的必然情形和趋势。尽管人们看到国内诸如城市雕塑之类的艺术中存在着许多似曾相识的面貌以及审美形态的均质化现象,但是随着艺术实践和研究的推进,公共艺术在国内的发展中已经逐渐呈现出新的变化。其中对于艺术的形式语言、媒介方式和对于艺术与特定地域(空间)的关系的探索方面,有
-
材料,请从狂欢中冷静下来——举办“五行和声当代雕塑展”有感王梦佳by Wang
-
作者: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记录
形式语言
汕头大学
文化意味
公共空间
特定地域
均质化
审美形态
城市雕塑
媒介方式
-
描述:
材料,请从狂欢中冷静下来——举办“五行和声当代雕塑展”有感王梦佳by Wang
-
抽象是一种力量:第二届全国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综述
-
作者: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记录
形式语言
汕头大学
文化意味
公共空间
特定地域
均质化
审美形态
城市雕塑
媒介方式
-
描述:
抽象是一种力量:第二届全国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综述
-
“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邀请展”专题研讨会纪要
-
作者:
刘欲晓
杨学晨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记录
形式语言
汕头大学
文化意味
公共空间
特定地域
均质化
审美形态
城市雕塑
媒介方式
-
描述:
“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邀请展”专题研讨会纪要
-
中西文化比较中的抽象艺术:从第二届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谈起
-
作者:
温洋
刘心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记录
形式语言
汕头大学
文化意味
公共空间
特定地域
均质化
审美形态
城市雕塑
媒介方式
-
描述:
中西文化比较中的抽象艺术:从第二届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谈起
-
时代印记 民族风格:中国新女性主义雕塑家时宜采访摘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摘录
出国考察
中国
采访
印记
雕塑家
民族风格
-
描述:
徐:时老师好,咱们见面稍多一些。记得我主持首都老艺术家出国考察座谈会时,您的发言让我记忆尤深,深受感动。时:小徐你好,印象里见过你好几次,你还发过我和马改(马改,马改户在北京学习时,时宜、张得蒂、张润垲、史美英等同班同学对马改户的昵称)的作品。
-
谁得到了金蜂王饰物
-
作者:
王吉杰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名字
出版发行
文学界
童话
蜂王
饰物
销量
创意
销售记录
-
描述:
1984年5月25日,一本没有名字的童话书在全球7个国家出版发行,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却创造了2000多万的销量记录,在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一本非流行读物为何创下如此之高的销售记录呢?人们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