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莫让城市雕塑成为视觉公害
作者: 朱尚熹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发展   资格证书   视觉   艺术家   刘开渠   新概念   雕塑家   设计方案   城市雕塑   公害  
描述: 城市雕塑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刘开渠为代表的老雕塑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潘鹤的文章《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该文1979年发表在广州的报刊上,1981年被《美术》杂志转载),当时一发表立刻引起中国雕塑界的重视。老一辈提出了城市雕塑的概念后,进而努力推动城雕事业发展,如成立城市雕塑管理机
常沙娜和她的艺术人生
作者: 蓝素明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大会堂   民族文化宫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人生   敦煌艺术   常书鸿   艺术设计教育   敦煌壁画   清华大学   工艺美术  
描述: |常沙娜|女,满族。浙江杭州人。著名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1931年生于法国里昂。1937年随父母回国。1945年至1948年在甘肃敦煌随其父常书鸿先生学习、临摹敦煌壁画
水钻民族风 ENGAME街风玩多元
作者: PITT   来源: 中国服装(北京)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民族     DEMON   春夏   设计师   衬衫   穿着  
描述: 街头风的常新法门最是混搭,潮牌ENGAME的设计师在08春夏让TEE到POL0到衬衫,短裤、七分裤、网帽及配饰产品.统统来自奢侈十街头、民族+前卫的混搭游戏。同时请到2007年“加油!好男儿”亚军乔
浅析在平面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创意及表现手法:广告设计课后谈
作者: 杜娟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面广告设计   表现手法   商业广告   创意  
描述: 在现今五彩缤纷的广告世界里,要想使自己的广告突出、新颖,那就必须要有好的广告创意和巧妙的表现手法。这里全面的分析了在平面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创意及表现手法。可以给希望从事平面设计行业的人员有一个很好的参考。
雕塑艺术与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新的思考
作者: 黄光武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列设计   雕塑艺术   创新  
描述: 雕塑艺术历史悠久,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观念的发展,雕塑艺术已经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本文在对雕塑艺术的概念、基本功能和价值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特征和要求,提出博物馆陈列设计要适应形势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即将雕塑艺术固有特点与博物馆陈列设计相结合的道路。
“15万平方米广印展”——点亮你的未来
作者: 奚培毅   来源: 中国广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构思   视觉信息   广告艺术   传播媒体   照明设计   设计人员   广告设计   平方  
描述: 广告艺术是广告设计的灵魂。在五彩缤纷的广告世界里,广告作为视觉信息的传播媒体,不仅要引人注目,在瞬间给消费者留下过目难忘的印象,而且
香港著名出版人设计界的先驱施养德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广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独特   设计   香港   精品店   生活概念   广告公司   出版人   视觉艺术  
描述: 施养德曾经1个月出版了32本杂志而被传为传媒神话;举办过绘画、雕塑个展,在其20岁不到的时候,就被誉为“亚洲第一个创造视觉艺术OPART的画家”;创办风格独特的生活概念店——生活经艳家居精品店
上海“东方之光”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国家天文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创意设计   景观雕塑   陈逸飞   设计师   世纪广场   城市广场   “东方之光”雕塑  
描述: 世纪广场是上海最大的城市广场,且是一个以时间为主题的雕塑景观广场。广场的入口处矗立着巍峨壮观的“东方之光”——一个以日晷为原形的大型景观雕塑。它由著名艺术家陈逸飞和法国设计师夏邦杰联合创意设计
李善杰·岩彩画
作者: 李善杰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主任   美术设计   李善   工笔花鸟画   岩彩画   出访欧洲   艺术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描述: 李善杰,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岩彩画、中国工笔花鸟画。2002年随中国书画院出访欧洲8国井举办画展。
设计美学在建筑实例中的运用
作者: 黄小灵   来源: 广西城镇建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手法   运用   美学原则  
描述: 建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区别于一般纯欣赏没有功能意义的建筑物和雕塑,中国建筑设计的审美趣味充满着实践理性精神,富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现代建筑设计与周围的景物、人群发生联系,不仅实现了建筑的实用功能
< 1 2 3 ... 8 9 10 ... 70 71 7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