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美国艺术建筑与亚历山大·卡尔德
作者: 张丽欣   来源: 装饰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历山大   幽默感   娱乐   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   芝加哥   火烈鸟   计时员   中心广场   雕塑  
描述: ,成千上万的人拥上街头以迎接英雄的方式欢迎他。卡尔德1898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祖父和父亲都是雕刻家;母亲是画家。他研究工程学,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加入海军;后在伐木区当过计时员,这段时期
卡巴内尔和油画《维德拉》
作者: 伍军军   来源: 追求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膏像   歌舞厅   空间形象   装饰画   浮雕装饰   设计创作   房间   砂玻璃   广州市   主要材料  
描述: 卡巴内尔和油画《维德拉》
微型戏曲广播剧初探
作者: 孟翔龙   来源: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型小说   语言   微型电子计算机   多层次化   广播剧   微型电视   微型照相机   生活节奏   戏曲  
描述: 微型剧初试如果我们留心一下,就可以发现,一些微型产品正在进入人们的生活。微型电子计算机、微型照相机、微型电视机等是一类;微型小说、微型电视剧、微型广播剧、微型雕塑等等则是另一类。“微型产品
编后絮语
作者: 流柳   来源: 统计与决策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插图   字码   统计改革   心情   鉴赏   版面处理   雕塑家   读者   作品   编辑思想  
描述: 当我们编完最后一片补白、插图,搁下手中的笔时,真是如释重负。好象画家、雕塑家那样,当他们蘸完最后一笔色彩、镂完最后一刀线条的时候,总要尽情地欣赏自己的作品。现在,我们也是同样的心情,对我们编排的作品,也是第一个读者和鉴赏者。但是,这种心情是短暂的。随之袭来的一股强大的感情流便是对自己工作的不满足。这一期,从组稿、文章精选、标题安排、字码大小、版面处理直到插图、题花,是否体现了本期预期的编辑思想;版面的安排是否能给读者以新颖、清晰、明快而完
液压CAD技术
作者: 钟廷修   来源: 液压与气动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动绘图   图形显示器   设计过程   三维几何造型   工业化时代   自动绘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设计绘图   图形处理   CAD技术  
描述: ,不断地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可是令人奇怪的是,那些掌握在设计师手中的设计工具本身,却悠悠然代代相承,长期沿袭旧规,直至近代才出现转机。二次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学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崭新的设计工
工艺美术的足音
作者: 范影   来源: 瞭望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具设计   行业前景   出口换汇   展览馆   年增长   工艺美术品   金属工艺   公司经理   工艺美术   漆器  
描述: 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馆已经破土。令年6月,将在北京举行建国以来工艺美术行业的第3次盛会。这些都告诉我们: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前景喜人。 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中诞生的中国工艺美术,已经走过上方年的坎坷历程,工艺美术品种门类也由最初的石工具设计发展成雕塑、金属工艺、漆器、花
桥位浮雕像片图的制作过程
作者: 孙焕元   来源: 公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摄影比例尺   航空像片   片图   桥位平面图   浮雕   设计文件   航片   调治构造物   地形图   图面  
描述: ,也为更新设计文件形式另辟蹊径。桥位浮雕像片图的制作有三个流程。如图1所示。一、搜集航片和切割编图 1.按桥位处地形图的图幅号到航摄资料保管单位(多为省测绘局)搜集桥位处已有航片,抄录航摄时间、摄影比例尺等航摄数据。
鲁迅与日本画家田坂乾吉郎
作者: 暂无 来源: 纪念与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蹈语言   版面语言   雕塑语言   编排设计   建筑语言   经营位置   新闻学   版面美   报纸版面   标题  
描述: 日本画家田坂乾吉郎先生,生于1905年,原从事蚀刻铜版画和油画创作。1931年6月,他与日本画家太田贡在上海日本人俱乐部举办画展,鲁迅先生于开幕的第一天就前去参观,并购买了田坂和太田的画各一幅。此画现为鲁迅遗物珍
美国华裔舞台设计师李名觉
作者: 吴光耀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纳   戏剧学   观众   纽约   舞台设计   百老汇   母亲   演员   洛杉矶   莎士比亚戏剧  
描述: 李名觉(1930—)也许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位当代美国舞台设计师。他出生于上海,年幼时母亲督促他学习国画,但他学了两年就不愿再继续了。十七岁全家移民美国,他进入加州西部艺术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
沈再平与观众通信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表现手法   雕塑美   观众   唱腔设计   驸马   动态美   心情   话剧   越剧  
描述: 沈再平:你好!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真假驸马》,此戏给我的感觉是紧凑、新颖,无场次,一气呵成,没有间断感,载歌载舞,赋有动态美和雕塑美.这出戏有许多地方吸取了话剧电影的表现手法,又能恰到好处地融入越剧,确是难能可贵.这出戏中,你的份量很重,你的唱腔,尹派、范派均能胜任,尤其是尹派,非常动听,有几处改革过的唱腔,观众也能接受。不过,我认为你的唱腔,尹、范分得清,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