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主观情绪在陶瓷设计中的作用
作者: 邹燕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主体   审美心理   现代陶瓷  
描述: 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陶瓷设计更加注重人们的主观情绪,主张自由创造,个性发挥。本文从陶瓷设计本质,陶瓷形态,设计目的、设计内容四个方面粗浅地探讨陶艺设计就是要利用“泥性”充分地展示当代文化精神。
从佛教造像看北京地区古代雕塑艺术
作者: 黄春和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夫人   书画家   美术学院   雕塑家   设计方案   敦煌壁画   作品   邓小平   雕塑艺术   研究生  
描述: 明清佛教造像艺术 明清时期,北京佛教造像艺术进入了明显的衰微期,这一方面与明代整个社会审美观念的下降有关,同时也与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广泛流行分不开,因为藏传佛教造像艺术注重造像的比例和量度,限制了艺术家的创造和发挥,从而使造像艺术普遍趋向了程式化的发展,而丧失了个性化的艺术魅力。 明代时,北京同时流行汉传佛教造像和藏传佛教造像,但藏传佛教造像的地位和影响要突出的多。明代对西藏采取“众
“2003·太湖明珠——中国长兴城市雕塑方案设计大奖赛”专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辑人   活动模式   方案设计   优秀奖   大奖赛   太湖   长兴   城市雕塑   明珠   公共艺术  
描述: 编辑人语:大唐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雕塑这一公共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城市雕塑作品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广袤的大地上不断树立,有关雕塑的展览、学术会议、创作营活动连续不断,可谓接踵而至。
贺《雕塑》杂志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女子单打   空间环境   环境雕塑   地方特点   珠联璧合   环境景观设计   立交桥   游憩绿地   合肥市  
描述: 贺《雕塑》杂志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厚德载物   自力   人类发展   新人   广大群众   不计报酬   雕塑家   重点期刊   中华文化   求生存  
描述: 听说《雕塑》杂志进入了国家重点期刊行列,当然令人高兴。我深知道这个荣誉的份量。这个杂志能有今天,实在来之不易。很久以来,它全靠一些热心人不计报酬、不顾疲劳,于夹缝中求生存,硬撑硬挤,自力更生才坚持
走在文化的边缘
作者: 于俊峰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激   公民文化   文化品位   文化的边缘   环境雕塑   文化载体   认识程度   创作设计   环境与人   高环境  
描述: 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充分激活了环境雕塑的活力。作为文化现象,在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环境雕塑已经被人们接受。公众对它的了解与认识程度,已经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环境雕塑建设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环境雕塑成为沟通环境与人的重要文化载体,作为城市的形象与标志,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共艺术理念的一次实践过程
作者: 木子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念   社区   环境设计   德文化   实践过程   格子   阶梯   作品   西雅图   公共艺术  
描述: 、或者是目前中国城市雕塑的同义词。比琳斯·布鲁瑟的设计思想和作品的创作过程实践了她对公共艺术的认识和理念。读过她的作品之后,对照在中国城雕迅猛发展的当下,是否我们应该感悟到什么?(中国美院雕塑系 李秀勤)
吕悦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比   设计创新   陶瓷学   现代陶艺   IH工艺   陶瓷艺术   作品   美术学   雕塑  
描述: 吕悦作品
时代的表征
作者: 赵萌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园景观   雕刻作品   公共场所   雕塑作品   现代设计   花岗石   雕塑家   大自然   美术馆   花园设计  
描述: 获奖原本是一种自然的荣誉归属,因其作品本身及评选方式所蕴涵的特殊价值和一定的信息,往往代表一种共识性的成果,以至引发甚至表征某种发展而成为一种先兆。如此而言,级别越高的奖项愈加引人瞩目,尤其是国际大奖。回视蔡志松荣获法国巴黎秋季沙龙2001“泰勒大奖”,心中仍然欣喜不已。这是该大展百年来第一次由中国雕塑界获此殊荣,亦是进入21世纪中国雕塑家荣获的第一项国际大奖,获此大奖意味着蔡志松个人才华和艺术水平在受到国际褒奖的同时,其作品所体现的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艺术魅力得到普遍的认同,亦折射出当下国际社会对艺术走向的一种判断和选择。
为公众培养艺术设计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培养模式
作者: 周阿成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南大学   设计理念   专业培养   太湖   长兴   工作室   艺术设计师   设计学   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  
描述: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世界越来越趋向于遵守一个整体秩序的约定,公共慨念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变迁,公共话题随着公共空间重要性的凸显而倍受关注。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从价值观和社会结构上对审美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文化的显著特征是:解构传统精英文化,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打碎了只有过去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而走向大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其传播的速度之快和普及面之广令人
< 1 2 3 ... 18 19 20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