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西藏题材作为实验田——油画民族化和改造中国画的实践在西藏题材绘画中的表现
作者: 孙大棠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形式语言   油画民族化   绘画语言   现实主义   新国画   实验田   题材   中国画   改造中国  
描述: 概述西藏题材绘画传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逐渐形成的,西藏题材也在近代中国油画民族化和新国画改造的技法改革和形式演进中起到了"平台"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的绘画史是一部绘画的改革、演变史,西藏题材的特殊性使得这种绘画语言自身的实验获得
如何“重现”绘画经验?
作者: 汪民安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进程   绘画语言   现代性经验   绘画史   中国语境   现代主义   中国绘画   中国文化现代性   二十世纪   中国油画  
描述: 用最为概要的说法,20世纪中国的油画传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西方的绘画传统(这一传统又包括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写实主义传统和19世纪之后出现的现代主义传统),另一个是五十年代之后的苏派传统,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西方绘画传统在20世纪早期主宰着中国油画经验。这一时期,从日本和欧洲回来的留学生,将西方的各种油画经验在中国铺展开来,写实主义和诸种现代主义展开了对话和竞争,油画风格上的异质性得到了激励和播撒。不过,在这种丰
雕塑:从物体到空间与时间
作者: 刘鼎   隋建国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遍意义   雕塑语言   放大   空间   艺术家   建国   艺术品   艺术创作   作品   传统雕塑  
描述: (一)刘鼎:在你长期的创作中,对于雕塑语言的思考、实验、拓展和重新界定是条重要的线索,什么是雕塑?你对雕塑的看法发生过哪些根本性的变化?隋建国:最普遍意义上的雕塑,其实就是一个物体,人造的;杜尚给修改了一下,加入了现成物;到波依斯手里,把雕塑当作动词,营造
把新闻当寓言 和吴小军的对话
作者: 卢迎华   吴小军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摄影   事件   寓言   新闻   艺术家   开放性   创作观念   作品   霓虹灯   雕塑  
描述: 卢迎华:在创作观念摄影之前,你有些什么样的经历?吴小军:以前我一直是以画写实为主,特别的写实,我把眼睛都画得近视了两度(笑),后来就不画了。其实我是一个对古典艺术充满想象的画家。1989年到了北京后,我在《开拓》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