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 条
-
旨·痴·质·至
-
作者:
传玉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荷塘月色
宋代
工笔
思想家
享受
美文
激情
荷花
借物言志
周敦颐
-
描述:
旨:宋代思想家周敦颐作《爱莲说》,借物言志,赋予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近代散文家朱自清作《荷塘月色》造就了令几代人心醉神往的美文;今天刊登的藕香馆主人——贾广健教授的数幅作品,旨在奉献给读者
-
谈新媒介对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影响和意义
-
作者:
闫如山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媒介
视觉语言
网络广告
设计语言
媒介技术
信息传播
平面设计
表现形式
视觉表现
传播方式
-
描述: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用视觉符号来表达思想、沟通感情的方式;希望更好地存储自己的记忆和知识,使信息的传达更便捷。文字的产生、印刷术的发明等都是这种努力的结果。直到目前电脑网络
-
浅谈现代陶艺的欣赏
-
作者:
邹继艺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过程
欣赏
语言特征
审美
-
描述:
现代陶艺欣赏是现代陶艺系统(创作、作品、欣赏)三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是创作主体进行现代陶艺创作的灵感与源泉之一,也是创作主体的劳动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必需途径。现代陶艺应现代人的情感及心理需求而走入现代社会,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一种具有无限潜在的生命活力和文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现代陶艺欣赏的探讨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对现代陶艺创作、作品、市场、作者与欣赏的关系;现代陶艺欣赏与其它现代艺术欣赏的关系;现代陶艺欣赏对欣赏主体的要求以及现代陶艺欣赏时的审美心理过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
浅析陶瓷造型与装饰的语言特征
-
作者:
曾亚琴
曾亚林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陶瓷装饰
陶瓷造型
综合装饰
装饰语
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
艺术形象
艺术语言
陶瓷产品
-
描述:
一陶瓷艺术语言的内涵奚传绩先生认为:所谓艺术语言,是指各种艺术具有的独特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也就是说艺术语言是传达思想,表露感情的重要手段和媒介。艺术语言对于艺术创作来讲的作用,一方面是创造艺术形象
-
图像时代的产品视觉形象研究
-
作者:
伍玉宙
邹晓松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语言
感性化
图像时代
产品视觉形象
-
描述:
,从成为直觉的审美体验、激发功能、制造梦境、创造自身意义、形成特有风格等五个方面对梦境化的产品的视觉形象创造进行探讨,提出系统的、感性的运用产品视觉语言进行设计表达。
-
浅析现代陶艺的艺术形式
-
作者:
周瑶
孙圣国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性
现代陶艺
语言特点
审美性
-
描述:
本文通过对现代陶艺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现代陶艺的特征、审美、认识。现代陶艺的发展为现代装饰艺术和表现题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它存在于现代生活中,从精神上寻求自然的表现,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陶艺吸收传统的精华,反映时代的特点,追寻自己的表现语言,是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趋势。
-
试论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形式禅”与“内在禅”
-
作者:
孔铮桢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过程
陶艺作品
禅宗教义
禅意
形式
陶艺家
艺术作品
欣赏者
陶瓷艺术
艺术语言
-
描述: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传统陶瓷生产中的设计意识往往受到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禅宗与陶瓷艺术的融合。禅宗作为一门古老的佛教流派思想,以其平易近人、讲究悟性的特点迎合了陶艺制作过程中朴实的材质特征以及无法完全人为掌控的烧成特点,从而得以与陶艺完美结合。不过,"禅"本身是一种思想方式,所以禅意的表现并不是仅仅局限在陶瓷艺术作品中画上佛像或法器。禅意的体现可以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通过技术手段表现出来的
-
当代油画家的雕塑创作
-
作者:
陈浩波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圣性
形式语言
雕塑语言
创造力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艺术观念
艺术形式
作品
绘画创作
-
描述:
施莱格尔说:"自然中何物为神圣?并非仅止于生命与创造力,同时还有其统一与玄奥,其精神、要义与特异。在我们看来,这就是绘画的特性之所在。"这种将自然的神圣性看作是绘画乃至所有艺术固有特质的看法,弱化甚至抚平了艺术各门类之间的丘壑,艺术家们于是开始在期许达到这种神圣性的路途中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
深沉而坚毅的性格图像
-
作者:
李开能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坚毅
性格图像
平民意识
深沉
-
描述:
,揭示画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平民意识形成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并从人文关怀和艺术语言的角度阐释了画家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
-
雕塑:从物体到空间与时间
-
作者:
刘鼎
隋建国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遍意义
雕塑语言
放大
空间
艺术家
建国
艺术品
艺术创作
作品
传统雕塑
-
描述:
(一)刘鼎:在你长期的创作中,对于雕塑语言的思考、实验、拓展和重新界定是条重要的线索,什么是雕塑?你对雕塑的看法发生过哪些根本性的变化?隋建国:最普遍意义上的雕塑,其实就是一个物体,人造的;杜尚给修改了一下,加入了现成物;到波依斯手里,把雕塑当作动词,营造
<
1
2
3
4
5
6
...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