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417 条
-
建筑装饰设计视觉语言的表现
-
作者:
隰晓楠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语言
装饰设计
表现
建筑
-
描述:
建筑作为人类安居乐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外形风格和视觉效果,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通过装饰设计,将材料、图形、色彩进行巧妙组合,构成了独具匠心的视觉语言。建筑不再只是单纯的住宅
-
现代工笔重彩中装饰语素的研究
-
作者:
刘垚
来源:
工业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重彩
装饰性
艺术语言
线条
-
描述:
工笔重彩画以严谨的造型、华美的色彩和独有的设色之法,在浩瀚的中国画历史长河中延绵两千多年的历史,与此同时,工笔重彩画在艺术表现形态中,平面化的装饰性语素、清晰的线条、平涂式的赋色方法,都是从传统工笔画中延续而来的。为此,研究和探讨工笔重彩画中装饰性语素的传承与发展,对于现代绘画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人物专访——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教授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工业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艺术
历史
语境
鲁迅
美术学院
人物专访
院长
-
描述:
李象群:中国当代重要的雕塑家、中国具象写实雕塑的代表人物,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届、第六届北
-
“即兴”状态
-
作者:
阮晓晖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结构
内心感受
笔墨语言
传统水墨画
生宣
让水
自然造化
绘画创作
视觉张力
历史时空
-
描述:
茂密,葱茏,繁复——我站在植物的群落中,看着它们互生、缠绕、攀缘,下意识地想要找出它们各自生命的依托,而此时,我只是一个生命的旁观者久久地站着,聆听它们的声音。对于艺术,我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在美院读书期间,从工笔到写意从对中国画传统的认知到对自然造化的提炼,美院的学习时光给了我良好的艺术积淀。中国传统水墨画强调意象,这种意象是人的生活经历与文化积淀,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凝结。艺术家将主观能动
-
成于三 读田世信的雕塑作品
-
作者:
彭锋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感受
雕塑作品
形式与内容
表现力
语言才能
-
描述:
对于田世信的雕塑和行事风格,我早有耳闻。遗憾在中央美院代课十余年,没碰到机会当面请教。我第一次认真研究田世信的作品,居然是源于一场风波。2008年秋冬之交,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新楼前安放的两尊雕像引起了轩然大波。我对作为城市景观的雕塑向来不感兴趣,自然也就没怎么在意。后来争议越来
-
傅中望
-
作者:
傅中望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语言特征
巡回
艺术家
展览
项目计划
中国
学会思考
雕塑
推介
-
描述:
在艺术界榫卯无人不知,而它已然成为傅中望的一个代名词,谈论榫卯就要谈论傅中望,说起傅中望就不可避免地要谈论榫卯,因为榫卯背后,不仅贯穿的是傅中望的知识结构和话语谱系,更是当代雕塑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文化标识,因为榫卯散发出的是一种艺术原创的品质和带有民族根性和中国精神的文化母题和基因。——冀少峰
-
绝地生花的陈文令
-
作者:
严虹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幽默
思维敏捷
为人处事
艺术家
跳跃式
艺术创作
万物
雕塑
-
描述:
他思维敏捷,呈跳跃式:他语言幽默,直指人心;他心思缜密,叉天马行空:他为人处事,认真周到。老子认为"万物皆有道",孟子相信"万物皆备于我",佛说"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他却提出"万物皆牛
-
申红飙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策略
现代风格
语言体系
文化逻辑
艺术家
雕塑创作
作品
回归传统
-
描述:
,并不需要一味地向西方学习,而是要在既有的美术史谱系中,立足于本土的文化逻辑,建构自身的语言体系,形成个人化的表述。
-
亦师亦友 笑做江湖
-
作者:
展望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
描述:
我和田世信先生相识是在1989年的10月,那时他刚刚结束中国美术馆的双人展,带着从贵州来的山野气息,有如斜刺里一股旋风刮进了有些沉闷的中央美院雕塑研究所(也叫雕塑创作室)。我那时刚从雕塑系毕业分到这里不久,是这里唯一的年青人:青涩,自命不凡,其它的雕塑家基本都是老先生,所以当我见到这股外来力量很是兴奋,暗想总算有个知音了。
-
中国大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
描述:
漆雕 古代,大漆用于雕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器的髹饰上,如供佛器、容量器、携行器、密教法器等,其中最为典型的要属“夹纻漆佛像”。漆是万年不朽之器,大漆静寂不喧、沉稳内敛的美学特性也与佛像的山谷清音、空灵寂静相一致。近现代以来,中国的雕塑美学与材料应用多受欧美影响,极尽追求形式之极致,雕塑的过程就是研究材料、形式和空间关系的过程。
<
1
2
3
4
5
...
40
41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