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275 条
-
艺术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作者:
张彦良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创作实践
现代艺术
内心情感
语言表达
个体生命价值
中国油画
文化蕴涵
-
描述:
现今我们美术的本土上,正反思西方古典和现代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影响,进行着西画语言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和中国文化蕴涵的创作实践。努力使我们自己的油画语言更加充满民族的生命力及表现力,这是我们真正经历中西
-
北京荣宝2007年春季拍卖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语言
油画艺术
精神内涵
中国艺术品
名家作品
中坚力量
拍卖会
北京
-
描述:
荣宝油画:力推本土名家及新生力量中国油画艺术,如果没有自己本民族精神内涵的语言,也就无法立足于世界,无法成为世界语言的艺术,中国艺术品的审美与价值中心必定回归本土精髓。从而由内而外带动中国艺术的繁荣
-
丝绸之路:刘华龙的历史情结
-
作者:
思威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中华民族
历史描述
历史情结
文化情结
丝绸之路
个性化
刘华
-
描述:
《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不是简单的历史描述,而是刘华龙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情结的反映,其个性化的油画语言在我们的眼前生动地、创造性地重现出那段源远流长的历史的精彩片段、那一段亿万中华民族子孙无法忘却的曾经璀璨的文化。
-
从象征写实到抒情表现:对詹建俊油画的再认识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发展背景
文字表述
艺术语言
再认
写实
中国油画
抒情
-
描述:
他的画是让人晓畅易懂的,他明晰和肯定的艺术语言已不需要更多的阐释,除此之外,我还感到文字表述的困难,詹先生的为人为艺之风何其真诚朴素
-
圣洁的高贵 纸样的人生——曾传兴油画语境解读
-
作者:
胡师正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言
圣洁
语境
解读
古典主义
人生
审美理想
油画
-
描述:
油画的路子。但其中已有了自己对古典主义的较为深切的理解。进入新的世纪,曾传兴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似乎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油画表现语言。2003年至2007年画出了一批以纸新娘为代表的作品,以后不断地积累表现,初具雏形的完成了自己第一阶段
-
照应本土文化的一种尝试——试析李树森油画艺术风格
-
作者:
杨涛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影响
观众
艺术风格
油画作品
本土文化
李树森
个人风格
视觉艺术
-
描述:
绘画作为视觉艺术是以画面语言影响人而实现其自身功能的,尤其是画家独特的个人风格语言,往往是留住人的视线,启发人的思维,引导人的思索的关键所在。好的作品一定是能够抓住观众,留住观众,引发观众的情感与画共鸣。李树森的油画作品就给我留下了这种感受。
-
具象写实油画的历史和现状
-
作者:
陈占恒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照相写实主义
写实手法
光和色
新表现主义
写实绘画
印象主义
写实油画
艺术语言
波普艺术
-
描述:
整体上我们可以把油画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部分,具象油画又可细分为具象偏表现的油画和具象写实油画。具象写实油画是学习和研究油画的一个重要领域。
-
吴冠中的艺术成就管窥
-
作者:
张江波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言
中国画家
艺术主张
吴冠中
中西绘画
西方现代绘画
艺术成就
中国绘画
中国画坛
中国画发展
-
描述:
吴冠中注重对点、线、面和黑、白、灰等绘画语言的研究,是一位主张形式美的画家。他强调中西绘画要融合互补,并提出了油画要民族化和中国画要现代化的观点。把油画中色彩、块面、光感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把中国画的意境美运用到油画的创作中。
-
浅谈工笔人物画造型的程式化
-
作者:
田田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陆探微
绘画语言
笔才
装饰美
徐书城
儒贤
意象性
艺术创作
仕女画
-
描述:
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经常趋于程式化,这种程式化的特点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对这一传统我们理应辨证地理解和继承,从而形成自己风格的造型"程式",这样才能开创工笔人物画发展的新时代。
-
浅谈现代城市雕塑
-
作者:
周红娟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景观
雕塑作品
发展阶段
公共雕塑
室外雕塑
雕塑公园
环境艺术
艺术语言
架上雕塑
城市雕塑
-
描述:
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就像城市的眼睛、时代的脉搏,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中国的城市雕塑正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转型,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