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660 条
-
烈士真名:李铁夫《二次革命失败蔡烈士锐霆就义时写实》辨误及分析
-
作者:
许以冠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蔡锐霆
形式
李铁夫
-
描述:
的资料就发现,这件作品一直存在误注,画中人物的名字应该是"蔡锐霆",名称是《二次革命失败蔡烈士锐霆就义时写实》。本文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分析,揭示了李铁夫的创作思想,并通过对该画的表现语言和画面形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其作品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的价值。
-
纤维艺术:编织的“软雕塑”
-
作者:
曹丽秋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纤维艺术
建筑空间
艺术语言
现代
编织
雕塑
-
描述:
“没有一种材料既如此古老,又如此现代。没有一种艺术语言是这样的丰富多彩.且语意表露得又如此亲切近人。”建筑师们常常评价纤维艺术是现代建筑空间中最温暖人心的艺术。
-
本刊倾情推荐“艺术年货” 雕塑:凝固的诗歌
-
作者:
孙玉洁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意大利
中国
文化艺术
莫罗
艺术交流
对话
魏晋
-
描述:
入选原因:很长时间以来,在海外拍卖市场中雕塑都是主角之一。特别是近两年,雕塑类拍品更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拍卖价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雕塑已屡见不鲜。与国际雕塑市场的炙手可热相比,国内雕塑市场就温吞了很多。不过近年来,中国雕塑市场正在呈现逐渐上扬的趋势。近年记者在通过各方观察、调查,获悉很多以画廊为代表的一级市场开始尝试将价格不高、体形较小的雕塑作为重点推介对象;而一
-
艺术·民族·时代:从秦征晚期的风景画谈起
-
作者:
赵金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中国传统绘画
油画民族化
艺术生涯
绘画技法
毕业创作
新中国
艺术家
表现形式
艺术语言
-
描述:
的大批油画风景创作,会发现其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相较以往有了明显的转变,本文就旨在通过对这一时期作品的简要评介,分析艺术家风格
-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种诗画融通的形式分析视角
-
作者:
王新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教师
署名
工作者
雕塑作品
空间
括号
“语言”
说话
对话性
本体
文字
-
描述:
西方18世纪著名文论家莱辛在他的著作《拉奥孔》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为毒蛇所缚的拉奥孔痛极狂吼,声震天地,而希腊雕塑拉奥孔却只嘴唇微启,体现出一种痛苦的隐忍呢?他认为这正是诗歌与雕塑,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不同艺术品类的差异所在。诗歌作为时间艺术,可以在流动的线性叙事中,自由地展开故事情节,不断丰满人物性格;而雕塑(绘画)作为空间艺术,只能捕抓情节趋近高潮的某个“包孕性瞬间”,有限地暗示出时间中的叙事,一目了然地塑造人物性格。可以说,从这时起到后现代艺术止,西方艺术史中,诗与画、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就充分地走向自觉,艺术品格也有意地拉开距离,自成境界。
-
现代绘画与现代精神:读靳尚谊先生的新作《培培》
-
作者:
余丁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观念
艺术生涯
靳尚谊
现代绘画
语言表达
现代精神
材料技法
中国油画
-
描述:
的热潮。中国油画摆脱苏派油画和“土”油画的束缚,要补的课不仅仅是材料技法,更多是造型观念、写实能力和语言表达。
-
传统与现代:壁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2012年第一届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国际壁画论坛发言摘要
-
作者:
李靖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国际
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市
发言摘要
双年展
现代
壁画艺术
-
描述:
地点:大同云冈建国宾馆 时间:2012年9月27日 上午学术 主持:殷双喜 操学诚(大同市副市长):大同的古代建筑、壁画、雕塑艺术都取得了很高成就。今天,大同强调文化城市战略,努力做保护、修复文化古迹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壁画、雕塑和建筑的研究与探讨,打造中国的的历史文化名城。
-
试论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语言的历史传承与变迁
-
作者:
栗嘉忆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继承
表现语言
创新
-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活动在日益更新.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某些艺术家自觉的艺术活动,会促使某种创作方式的诞生和更新,由此便带来了绘画艺术中一系列题材内容和表现语言的拓展与创新.
-
传统雕塑与当代雕塑材料运用的比较研究
-
作者:
罗伟安
梁娟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综合材料
实践创作
-
描述:
雕塑从物理上来讲,是三维空间存在的物体;从精神层面来说,是艺术家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的实体化。雕塑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现了创作者想表达的精神观念。材料是作者赋予雕塑的一种语言,然而材料本身不构成语言,它的价值体现在雕塑艺术家对材料的运用上。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雕塑艺术家最先要解决的问题。
-
朴
-
作者:
潘松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建筑
雕塑语言
新篇章
中国传统
建筑语言
斗拱
榫卯
哲学思考
东方色彩
作品
-
描述:
“朴”系列包含多件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直接地将古代建筑中的“斗拱”和“榫卯”转化为雕塑语言;另一类作品,除了运用斗拱、榫卯因素外,还注重书法因素的运用,它们更加完美地将传统图式和元素进行了
<
1
2
3
...
28
29
30
...
64
65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