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明 嘉靖款松寿纹雕漆箱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霍去病墓石刻   意境   雕塑  
描述: 长31.5厘米/宽21.5厘米/高33厘米 箱平顶,上开盖。打开上盖,可以打开正面活插门。内设抽屉数具,下有底座。 通体以剔红手法满施浮雕,顶盖立墙浮雕双龙戏珠纹,正面活插门下部雕山石、松树、牡丹,山石当中浮雕一棵松树,其树干弯弯曲曲盘绕成“寿”字形,两侧饰流云纹。底座浮雕莲瓣纹。底里髹黑漆,中刻“大明嘉靖年制”填金楷书款。
泥片成型陶艺雕塑创作谈
作者: 易春辉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泥片成型   思想情感   艺术表现  
描述: 特点的陶瓷雕塑步入当代,打破了中国传统雕塑的创作理念,以凸显创作者手的痕迹,强化泥土语言,以一种开放性、多元化的陶瓷创作和审美标准慢慢确立,古老的陶瓷艺术与当代艺术融为一体。
品《罗丹艺术论》嘱词
作者: 陈张磊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面化   整体感受   绘画语言   创造艺术   艺术态度   热爱艺术   罗丹艺术论   油画创作   梵高   思想才能  
描述: 提起法国的罗丹,相信大部分人一定耳熟能详,对于罗丹,对于他在艺术史上的成就一定再熟悉不过。但是每次提及罗丹之时,首先联想到的还是他在雕塑上的成就,片面的以为他仅是以雕塑著称存在于世人之中。直到读了《罗丹艺术论》,才发现曾经对于这位法国艺术家的了解如此浅薄,他对于艺术史乃至后人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他优秀的雕塑,更重要的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于艺术与美的追求以及哲学家的思维看待问题。《罗丹艺术论》是罗丹晚年杰出之作,其中既包
审美的陌生化和重塑——解读当代艺术的极端
作者: 宋增刚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兽派   杜尚   一九   审美观念   莫迪里阿尼   埃尔   艺术语言   罗马时期   波普艺术   后印象派  
描述: 作品便被认为是色情的,不仅无一售出,而且展览也被警察强行关闭。与此同时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欧米埃尔》的问世又在另一面极端的挑战,以一个又老又丑的妓女形象炸开整个艺术界的言论,挑战了审美
油画何时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对中国当前油画市场的思考
作者: 潘自锋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被调查人   十字绣   商品画   美盲   油画界   价格回归   家庭购买   中国油画  
描述: ,离不开普通家庭的购买。为何当前的油画市场缺乏民众的购买和参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民众对油画不了解油画属于舶来品,很多人其实对油画并不了解,对油画语言也并不熟悉,缺乏
试论中国高校现代油画教学的多样化
作者: 柯略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艺术教育   画面感   审美视野   油画艺术   人类生存状态   艺术风格   思考建议   互动式教学模式   油画教学  
描述: 油画的教学一直是艺术教育领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学生通过油画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在调用色彩及设计构图等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培养画面感知能力,提升艺术综合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油画的艺术风格趋于多样化,大众的审美视野正在不断地进行拓宽,高校现代油画教学多样化的改革创新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将从现状描述、必要性分析以及思考建议等几个方面出发,去讨论中国高校现代油画教学的多样化。
中国当代新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理念研究
作者: 刘娜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艺术   绘画语言   力钧   审美角度   话语方式   刘小东   绘画形式   油画创作   视觉艺术  
描述: 新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存在方式,参与着当代文化的构建,现实主义油画艺术是传统意义上视觉艺术的一个分支,而对于当代相对开放的视觉艺术而言,关于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解释和概念变得淡化和模糊。艺术家们为了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悟,进行各种绘画形式的尝试,再尝试的过程中创作理念也随着发生变化。新现实主义在转变的过程中正迅速滋长出自己的话语方式、价值观念、文化情绪、运作制度,这种强大的吸引力促使一大
一种整体的视觉方式:具象油画中的平面协调性
作者: 张传文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面化   平面协调性   绘画语言   具象油画  
描述: “平面化”是当代绘画的重要指征之一,在语言层面上,它通常表现为对三度空间的消融与解构。与“平面化”不同,“平面协调性”仅限于视觉方法的层面。在具象油画的平面协调视觉方式中,常见的形式有观念的平面、笔触的平面和色彩的平面。
浅析汉字图形化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 谢添怡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语言   汉字   符号   招贴设计  
描述: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加剧的世界大熔炉中,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不断的撞击,迸发出许多五彩绚烂的火花,这一现象在视觉设计这片大森林里体现的更为突出。而在此时,将设计作品赋予其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则成了每个设计师的责任。汉字,作为符号化的图形,它在本质上和招贴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至今,源远流长,不但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有一种独特的视觉审美艺术,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汉字作为一种设计元素融入到其设计作品当中。对于招贴设计而言,采取不同的手段对汉字进行运用便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意境。本文从汉字通过不同手段的重构并运用在招贴设计中,其作用,目的,启示等方面的叙述,探讨汉字在招贴设计中的意境的建构,将汉字作为设计元素融入招贴设计中并与世界对话,形成其强烈的视觉感召力。
陶瓷雕塑《合声》中的观念表达
作者: 刘晓丹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之美   形式语言   合声   生活目标   陶瓷雕塑   自我意识   文化信息   材料语言   创作初衷   本体意义  
描述: 作为雕塑工作者的观念性雕塑作品,都是通过不同形式语言表达雕塑的观念性,让雕塑作品具有某种作者欲表达的观念,并准确地运用与之相匹配的材料语言表达作品的观念,体现的是制作者本人对雕塑本身以及事物的不同
< 1 2 3 ... 23 24 25 ... 69 70 7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