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高山瞭望员
作者: 郑万生   来源: 国土绿化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睛   镶嵌   森林   高山   护卫   言语   绿洲   青花   信念  
描述: 高山瞭望员
小鱼
作者: 鲍尔吉·原野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回忆   内蒙古   生活中   表达   少年   父母   宝贵财富   兴奋   铅笔  
描述: 少年青春年少,血气方刚,活泼好动,激情飞扬;少年充满希望,充满活力,昂扬向上,意气风发。少年生活丰富多彩,犹如大海边的五彩的贝壳。下面所选的几篇文章都很好地展现了少年生活的美好时光,能够勾起人们对少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我们不妨也拿起手中的笔,记下生活中这绚丽的一笔,把它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永久珍藏。
借山言志 依水传情——夭永茂山水画创作特色
作者: 李建平   夜宁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山水画   80年代   艺术理想   庄周梦蝶   言志   传情   油画教学  
描述: 彝族画家夭永茂四十多年来为追求艺术理想,默默植根于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之中,探寻着艺术的永恒与流变。虽然道路崎岖与艰辛,但视艺术为生命的最高境界,始终不变。从80年代初开始,从取得累累硕果的油画教学与创作转向了中国画的研习和创作,20年来孜孜不倦,把一个大山之子对故乡这片红土地的情和爱,用饱
当代艺术:花开正妍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交价   艺术品拍卖会   预言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中国当代艺术拍疯了!”2006年的3月至6月,用“全线飘红”来形容当代中国油画在海内外拍卖的火爆似乎都显得分量有够,虽然早在2004年,就有人预言当代中国油画将逐渐进入一个高价的时代,但当张晓刚
早期五彩的现代意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特点   表现手法   装饰语言   现代派艺术   理想化   早期   造型艺术   艺术语言   现代意味   表现意识  
描述: 如同其他的造型艺术,我国古代的工匠在制作五彩瓷的时候创造了缤纷多彩的绘瓷艺术和装饰语言,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早期五彩瓷中的装饰特点,会发现其理想化的表现手法,夸张变形的装饰形象,浓缩简练的艺术语言,甚至与现代派艺术的某些表现意识不谋而合。
关切现实——论冯少协的油画创作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秀传统   同情感   中国艺术   艺术创造   语言表达   现实世界   油画创作   “天下”  
描述: 展》, 2006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东的鸽子——冯少协油画作品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机构收藏。2006年11月此展览又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展出,随后将到美国、法国、俄罗斯、埃及等国进行巡展。
厚积薄发是正道
作者: 陈可爱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高桥   传统   现代语言   山水   抽象   厚积薄发   色彩构成   正道  
描述: :《外高桥印象》和《雄关漫道》,前者运用色彩构成和抽象元素,在画面表述上有些现代语言;后者则六尺立轴山水,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又有个人的风格。同道了解董伟民,都知道他是一个多面手,涉猎过水彩、油画、版画,早年在陕西、北京人美社出版过一些连环画,中年以后浸淫传统笔墨。他经历丰富,跟过许多
尹呈忠作品
作者: 尹呈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地理   绘画语言   中华文明   “文革”   美术学院   艺术传统   作品   中国知识分子  
描述: 尹呈忠为“文革”结束后浙江美术学院首届油画专业毕业生,他既沉浸于博大的艺术传统中,又敏感于当代绘画语言的变迁。西部的人文地理,积淀着中华文明千年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国知识分子复兴中国文化的梦想。毕业
追求真实的艺术创作
作者: 李彩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雕塑语言   自我否定   王志强   追求   雕塑创作   艺术创作   寻找自我   雕塑家   大自然  
描述: 在向老一辈雕塑家学习的同时,自己也积极探索新的雕塑语言,总是在自我否定之中挣扎。可喜的是,我的导师王志强教授总是积极地勉励与支持我,特别感谢上海油雕院的前辈同行对我的帮助、指正,才使我坚持不懈地走到
从“布施"的愉悦到“精神自我”的转变——张东红油画作品分析
作者: 赵树林   来源: 新选择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施   社会形态转变   欲望   作品分析   艺术家   精神自我   艺术语言   现实世界   油画   女性  
描述: 当代中国正处在转型时期,正处在农业化社会向个性化自我意识呈现的消费社会形态转变的临界点,文化价值取向和标准正在日益变化。人们各种欲望登堂入室,令人猝不及防,众生心态也变得模糊暖昧,撼动意志迎合诱惑,唯美很自然地成为一种心灵疏解的方式。当代青年艺术家张东红正是将艺术作为心灵栖居地以期凭借居士的心境寄托信仰,寻找着心灵的归属。张东红大学期间学习油画,后又改学版画,毕业之后又学了几年国画,随后他的艺术探索和实践又涉及到了很多不同方向的雕塑、影像、图片、装置等作品。他与方力钧、岳敏君等虽然同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但是由于他们环境与反映现实的角度不同,就导致了他们在艺术上的差异。他选择了不同于大多数人当时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是回避了现实社会,选择了理想化的虚拟现实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东红的作品有了新的转变,一方面他继续延续虚拟现实的理想化世界的描绘,另一方面他开始探索性地反映现实社会的观念性作品,他的作品风格产生了很大的跳跃性变化。颇有居士风度的他尤其擅长在布面油彩这种西方传统艺术媒介中找寻传统绘画的意境,他作品的风格和精神气质更多的是中国身份与方式,淡泊、闲适、安逸。描绘的对象也是取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
< 1 2 3 ... 16 17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