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西部情
作者: 李凤发   来源: 人事与人才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门关   开发西部   黄土高   婀娜多姿   黄沙   西部人   重塑自我   金属光泽   大自然   神圣使命  
描述: “黄沙百战穿金甲”,莽莽西原啊,我的精魂,我的梦     如果把南国喻为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少女;那么,西部则是一条壮汉:挺拔、伟岸、刚毅与粗犷。   人在高原,就有这种感觉 !  富饶的南国,山清水秀、景致如画,引得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留恋忘返、写下了“拂堤杨柳醉春烟,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华美诗句,遗下无数的千古绝唱,甚至连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们也带着几分“柔气”,岂不正是“南国妩媚” ?  然而,一踏进西部,这种感觉便骤然顿住“铿锵”的色调逐渐展开序幕,“春风不度玉门关”,用在这里并不为过,皑皑的雪山、茫茫的荒原,是西部固有的特色,激荡在胸的只有无尽的苍凉与悲壮。 亘古的净土,纯洁
从地理高原到精神高原:“高原·高原”第四届中国西部美术展的学术定位
作者: 罗宁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油画家   学术定位   西部人   何多苓   实施水平   美术博物馆   张祖英   参展作品   美术展  
描述: 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策划并主办的"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以下简称"高原展")已成功举办四届,其中3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重点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收获颇丰。"高原·高原——第四届中国西部美术展油画年度展"无论从质到量、还是展览的实施水平,都较之前3届大有长进。展览共展出作品近300件,仍沿用原有模式,设置三个板块:第一板块"西部人画西部"部分,展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12件参展作品。这些作品均出自西部人或曾在西部生活、工作过的
西部雕塑的现状和开发
作者: 田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发西部   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部大开发   环境雕塑   西部文化   古代雕塑   文物保护   西部地区   西部人民   现代雕塑  
描述: 西部大开发是对西部经济的大开发,也是对西部文化的大开发。本文从雕塑立言,一方面在于,西部十省区孕育了无比丰富的雕塑资源,尤其是古代雕塑总量占全国64.3%以上。这些雕塑在中华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的地位不言自明。另一方面,开发西部雕塑是凝聚西部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手段,是创造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意义。
在西部遭遇“西部风”来自“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展西安展区的报导
作者: 紫风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陕西人   西部开发   陕北民歌   西部人   中国西部   西安   雕塑家   钛合金   展区  
描述: “羊肉泡、泥人、多来米,一个都不能少!”(西部风展场观众语) 陕西人需要“羊肉泡”,更需要“泥人、多来米”。这岂止是一个观众的叹喟!如果说“羊肉泡”是陕西“民以食为天”的“俗”文化,但囊括进了陕西人所具有的所有天性:粗扩、浓郁、热情。那么“泥人、多来米”(如号称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还有陕北民歌),则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道尽了陕西人的“精”与“神”来。于是乎,多种文化的兼融、渗透,曾经建构了周秦汉唐文化的博大精深。面临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只要给西部人‘奶酪’一定会发展得比东部强”(观众语)。这“奶酪’是‘与时惧进”的一种姿态。雕塑《古往今来》中,古文明青铜器的一角,现代文明钛合金的一角,演绎着面向未来的两只眼
“西部风”吹掠陕西大地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厅   印刷完   美术学院   中国西部   王府井   陕西电视台   开幕式   西部人民   西安   组委会  
描述: 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展,自从2002年8月18日在北京王府井展出以来,第二站展地的西安展组委会便立即启动了新闻(?)(?)攻势。筹展小组几乎是天天有消息、天天有新闻,随时将北京的展况,烘染于即将到来的西安展区的媒体上。陕西的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不时收到西安展组委会发出的快讯电传。尤其是北京展况的媒体简报到陕后,各大媒体均被“强行”接收,使媒体深切感觉到了“新闻的压力”。 6月25日,西安展区接展人陈晓春同志飞赴北京,在王府井大街上同数十名装车人员及北京展负责人一同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一切均按既定程序与规范完成了接车任务。 与此同时,陕西组委会早在此一月之前,即将场地报批文,层层送入旅次之中。约在8月10日左右,敲定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