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小煤窑黄金时代的终结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安全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结   江西省   萍乡市   检察院   小煤窑   非法开采   黄金  
描述: 板车加上箩筐就能开出一个非法小煤窑,暗矿意味着一夜间暴富,江西省萍乡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如此形容小煤窑非法开采最猖獗的时期。当地人说,煤炭紧俏时,地里刨出的黑土块都能充当煤块卖个好价钱。[第一段]
李生琦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东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南师范大学   油画艺术   美术学院教授   艺委会   硕士生导师   艺术成就   中国美术家协会   李生   中国美协   陕西省米脂县  
描述: 李生琦,男,汉族,1956年7月出生,陕西省米脂县人。现为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主要艺术成就:1989年《西穹
介绍我国的珍贵鸡种—泰和鸡
作者: 肖功复   来源: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和县   外貌特征   历史资料   品种   珍贵   江西省   泰和鸡   生理特性   原产地   鸡种  
描述: 泰和鸡是名闻中外的珍贵鸡种。这种鸡,因原产地是江西省泰和县,所以国内、外的畜牧历史资料多称之为泰和鸡。泰和鸡的外貌特征与生理特性外貌特征:泰和鸡头小、颈短、脚矮,体态小巧玲珑。结构细致紧凑,披毛洁白无疵,特微多而显著,外貌奇特,姿态优美。本品种鸡必
付浩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服装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西服装学院   中国民主促进会   江西省   美术学院   会员   艺术设计   美术家  
描述: 付浩 男,汉族,一九七六年生。2003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为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分院教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粉彩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粉笔画   德育载体   黑板报   教学体系   江西省   色彩   清江   特色教学   油画  
描述: 粉彩
唯从幻化出精微:试谈陶瓷新彩工笔花鸟
作者: 罗来渠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粉笔画   德育载体   黑板报   教学体系   江西省   色彩   清江   特色教学   油画  
描述: 新彩工笔花鸟,是以新彩在瓷上绘制的工笔花鸟画。除了工具材料及载体与纸、绢上的绘画不同外,其本质还是中国画的工笔花鸟。 从流传至今的古典作品来看,中国工笔花鸟基本都在小品范畴。如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竹禽图》、《腊梅山禽图》等就都是小品。这些小品以微观的尺度,从对花鸟虫鱼的近距离审视中,观照与体验到大千世界里的自然生命。因此,其艺术手段必然是既倾向于自然主义又充满理想主义,它对细节的迷恋非但不妨碍它对自然生灵的敬畏与尊重,反而是对于生命自然的纵情歌颂。工笔花鸟画逼真地描绘自然界的鲜活生命,具有诗的特征,若非如此,它呈现的就仅仅是标本。 工笔花鸟画来自生活。绘制此类作品,要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还要观察自然万物,搜集素材。历代画家创作此类工细的花鸟草虫大都注重写生。齐白石先生对其弟子说:我绝不画我没见过的东西。还说:你不要注意学我的皮毛,而要多钻研,自己多写生。古代画家用工细笔法传达出的是文人气质、艺术素养,及文人的内心世界。即借助物象来表达闲情逸致。白石老人“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怀念,对生活的挚爱。所以,一个有志的陶瓷艺人,不应困守画室,一味抄袭、摹仿,而应走出去,观察自然、感悟自然,在写生上下功夫。
极具民间艺术特色的"墨彩描金"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粉笔画   德育载体   黑板报   教学体系   江西省   色彩   清江   特色教学   油画  
描述: 极具民间艺术特色的"墨彩描金"
唐风宋韵汇丹青
作者: 笑非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气息   丹青   唐风   艺术   西湖博览会   江西省   宣传画   作品   工艺美术   入选  
描述: 吴吉仁:1948年生,江西临川人;1992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为江西美术出版社编审(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画院特聘画师;代表作漆画《古国妙造》入选中国漆画展,《青花》参加
梳理和慰藉:记者访谈摘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粉画   水彩画   江西省   文学艺术   绘画   梳理   美术作品   美术家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描述: 简介:王永昌,1977年6月6日出生于新疆。曾先后就读于石河子师范学校美术专业、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进修班。现任九江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九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无限深情在笔端:记画家谌学诗
作者: 万斌生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粉画   水彩画   江西省   文学艺术   绘画   梳理   美术作品   美术家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描述: “沧海变桑田,曾是动人的一切都成了往事,青春不再,红颜已老,我们依然坦诚相守,在这个浮躁的世间,共守一份清闲。几十年的夫妻俩能相濡以沫,唯一指望的是晚辈们比我们生活的更好。” 这段散文诗式的告白,深情款款,真切动人。但它的作者却不是一位诗人,而是一位画家。这位画家名叫谌学诗。这段文字,是他为自己所作的油画肖像《穿红衣的女子》写下的说明;这幅肖像,画的是他的妻子。 (一) 谌学诗是江西南丰人。父亲小时候念过几年私塾,在儿女心目中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与人合伙开间小酒铺,日夜辛劳,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母亲是个缠过脚的家庭妇女,终日操持家务之外,还常常天不亮就起床,赶到离家十多里远的石子山养殖场去打短工。但即使是这样,全家的温饱有时也难维持,以至于母亲差点狠心将学诗的小妹送人,是父亲含泪硬把小女儿留了下来。 除了贫困,铭刻在谌学诗童年记忆中的还有祖母的疼爱,小时候奶奶给他洗脚的场景,至今仍温暖着画家的心胸;还有父母的期许,那殷切的目光至今仍令画家惶愧:天下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出息,光耀门庭?谌学诗一天天长大,上了南丰文艺学校。他学的是器乐专业,但心中所爱却是绘画。
< 1 2 3 ... 22 23 24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