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自然的表达:读赵沛晓先生的油画作品
作者: 宋卫东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种类   西方绘画   油画笔   绘画观念   意象表现   赵沛   西方现代绘画   中国绘画   绘画形式   中国油画  
描述: 和赵沛晓先生相识也是缘于油画。赵沛晓先生自幼酷爱绘画,是一个涉猎广泛的艺术家。1984年考入青岛工艺美术美校,上学期间,他对绘画、设计等诸多艺术种类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受过杜大恺、宋守宏等名家的指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观念。多年来,他对油画中西结合的表现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力求在油画的意象表现上实现突破,在实践中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和属于自己的绘画语境,并渐入佳境,受到业界好评。
写意性:未来中国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接点
作者: 潘公凯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笺   似与不似之间   杜尚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绘画传统   中西方绘画   中国绘画   中国油画   写意性  
描述: 白石先生有句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觉得他说的倒还不是"像""不像"的事情。其实古人对似与不似的问题早有定性,明代屠隆说:"非高于画者不能以似不似第其高远。"(《画笺》)那么,这个"高于画者"是什么呢?就是画至化境。这一点还得从"自然"说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自然"可不是指艺术所模
美学的守望和现代性的诠释:钱德湘油画论析
作者: 邓平祥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芷江受降   弗兰西斯加   中国绘画史   现代性   意大利文艺复兴   西方现代主义   中国画坛   油画系   艺术表达  
描述: 一钱德湘是上世纪80年从湖南走向中国画坛的一位油画家。他的成名作《木栅栏》《熟透的玉米》《揽月》等,即以现代性风格的写实主义表达语言而为美术界所关注。和当时很多引人注目的油画作品比较,他的作品已经显示出了成熟的品质和有些冷静的风格。他是一个很注重风格意义和类型性的艺术家。在当时普遍取法西方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
王辉作品
作者: 王辉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芷江受降   弗兰西斯加   中国绘画史   现代性   意大利文艺复兴   西方现代主义   中国画坛   油画系   艺术表达  
描述: 艺术评论:几十年的接触让我感到,王辉先生是大气之人,虽为南人,却有北相,这个相是内在的气质,既具磊落大度,又具朴实内秀。这既使他在油画界有牵情宽广的人脉人缘,又使他在作品中充分显露出他的人格与性情。王辉先生形成雄健大度的艺术风格,我以为是在艺术创作表达中充分彰显“由内而外,明心见性”这一基本原则,这也应该是中国写意油画家能够具有文人气质的重要特征。北宋苏轼的“士人画”概念,晚明董其昌的“文人之画”之说,至现代画家兼理论家陈师曾更指出:“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
买买提艾依提作品
作者: 买买提艾依提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芷江受降   弗兰西斯加   中国绘画史   现代性   意大利文艺复兴   西方现代主义   中国画坛   油画系   艺术表达  
描述: 作者自述:绘画材料和艺术手法的应用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在于表现事物的内涵,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我毕生追求色彩的表现力,通过油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画画既是我真挚情感的表达,也是我不断追寻真实自我,融入内心灵魂的过程。画家任何细微的情感都能够成为充分表达美感的因素,这种情感是画家个性的充分体现。写实的形体、主观的色彩是我的绘画基调,而色彩的力度、厚重感
陈元作品
作者: 陈元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芷江受降   弗兰西斯加   中国绘画史   现代性   意大利文艺复兴   西方现代主义   中国画坛   油画系   艺术表达  
描述: 作者自述:我喜爱简约、宁静而含蓄的画面。小幅油画能让我像写日记那样娓娓道来,直观而率真地记录着每天静心体会的心路历程,留下时间、岁月的痕迹。这个世界充满着诱惑、躁动与不安,我躲进画室,面对眼前随意摆放的蔬果静心地观看,这种观看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享受。我试图用写生这一方式开启视觉之思,超越自我,去寻找那新的视觉境象。这些年我努力从以往的绘画方式中回到眼前最熟悉的画室、家居和故乡的
自然状态:写在“中国精神”油画邀请展前面
作者: 王克举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材料   有立体感   西方绘画   波洛克   中国功夫   西方现代绘画   中国绘画   人与自然   扛鼎   用拙  
描述: 中国绘画精神与西方绘画精神的不同并不是画法和绘画材料的不同,而是对待人与自然的一种态度和方式的不同。我们常说的"中国功夫",其实是一种技术与身心高度的融合,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修养"。习练太极拳的人常说:"太极十年不出门。"训练时强调用意不用力。不用拙力的那种感觉,是经过十年如一日地修炼培养起来的一种身心一体的能量。中国的书法也是一种功夫,从描红到写正楷,要几十年的工夫。软软的毛笔能"力透纸背""笔能扛鼎",写出的线有质、有势、有力还要有立体感。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这一笔既状物,还体现着画
孟禄丁作品
作者: 孟禄丁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材料   有立体感   西方绘画   波洛克   中国功夫   西方现代绘画   中国绘画   人与自然   扛鼎   用拙  
描述: 艺术评论:孟禄丁的抽象绘画,就是一种剔除了中国性的中国艺术。孟禄丁的抽象绘画不是用手绘出来的,而是机器甩出来的。古典主义艺术承载的诸多有益于人类生活的意义,现代主义艺术承载的诸多显示独创性的技艺,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直白的观念和文化符号,都被孟禄丁的机器甩掉了。在孟禄丁看来,它们都是艺术担负的不该担负的包袱。要艺术家自己甩掉观念、意义、技艺等包袱,无异于要拎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因此孟禄丁借助机器的力量。观念、意义、技艺、文化、情感等外在于艺术的东西,被高速旋转的机器统统甩掉了。除了洁
25年的变形:表现主义在中国
作者: 易英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   现实主义   新表现主义   中国艺术   德国表现主义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西方现代艺术   风格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表现主义在中国已经是蔚为大观了,在这一点上似乎正与世界的潮流接轨。回顾它的历程是有益的,或许还能知道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走向。1982年,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一个德国表现主义的版画展,展览的规模虽然不大,却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中国
关于船的写生感受
作者: 蓝学会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指向   广西艺术学院   装置艺术   现代与后现代   存在地域   西方现代主义   吾土   漓江画派   文化中心   波普艺术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可以说"’85美术新潮"是中国现代油画的转折点,接踵而至的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装置艺术、事件艺术等席卷而来,一时间部分艺术家越发繁忙。但紧接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之而至,即部分艺术家将西方的"反绘画"艺术视为楷模,并自诩在完成"与世界接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