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吴云霞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陶瓷学   江西省   景德镇陶瓷艺术   美术师   学会会员   艺术设计   工艺美术   美术家   作品欣赏  
描述: 吴云霞高级陶瓷美术师,1972年出生于瓷都景德镇,毕业于陶瓷学院艺术设计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理事。
刘滨鸿瓷画艺术
作者: 汪桂英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陶瓷艺术   瓷画   江西   刘滨鸿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描述: 刘滨鸿 1959年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协会会员。其风格擅长人物、山水及综合装饰
陶瓷艺术的装饰色彩浅论
作者: 项金礼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   装饰色彩  
描述: 本文介绍了从古至今陶瓷装饰色彩的应用和发展,指出了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发展中装饰色彩的新特点,阐述了要使装饰色彩在陶瓷艺术中发挥最佳效果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饶晓晴陶瓷艺术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陶瓷   综合装饰   学术委员会   艺术中心   艺术语言   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饶晓晴,出生于1961年11月,江西临川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任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副总工艺美术师,艺术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多年来在探索研究色釉、粉彩、新彩综合装饰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刘滨鸿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陶瓷艺术   江西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描述: 刘滨鸿 1959年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协会会员。其风格擅长人物、山水及综合装饰
大幅面青花瓷搪瓷板
作者: 徐益胜   来源: 玻璃与搪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运   青花瓷   北京地铁   景德镇   瓷柱   搪瓷板   装饰工程   支线   大幅面   康熙时期  
描述: 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北京地铁十号线北土城站台大幅面青花瓷搪瓷板装饰工程即为一例。北土城站是北京地铁通向奥体中心公园的奥运支线的起点站,是迎奥运的国家重点工程。站在北京地铁奥运支线首站的北土城站,每个人
透析陶瓷装饰手法:“开光”
作者: 张春荣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景德镇   现代陶艺   外形   完美结合   装饰手法   陶瓷美术   色彩对比   形式演变   装饰方法  
描述: 什么是开光? 开光在景德镇的老艺人中又称开堂子,这是陶瓷美术常用的装饰方法之一。具有突出主体对比强烈,以静衬动等特点。为了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状
论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
作者: 张苏波   吴小华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料工艺   视觉语言   色彩   陶瓷艺术   流行装饰   功能性  
描述: 人类的物质生活是由于设计的不断创新的推动而不断地进步,陶瓷艺术设计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不断增添其审美的艺术性,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更新和享受,陶瓷艺术设计不断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陶瓷艺术设计的色彩应用,无时不在设计上,生活中呈现出独特的无穷魅力.陶瓷艺术的色彩体现,除造型、肌理等审美因素外,其色彩本身的展现不是单一的.陶瓷的材料属硅酸盐材料范畴,由矿物和金属氧化物材料所构成,凭借于温度与烧制方式的不同,其色彩的变幻莫测是任何材料所不可比拟的.
浅谈陶瓷高温色釉装饰艺术
作者: 涂国生   涂文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色釉   装饰艺术   工艺美术   陶瓷器皿  
描述: 引言 如何运用高温色釉装饰陶瓷器皿,以表现和抒发自己的创作情感,描绘出色彩斑斓,丰富多变的画面,确实是陶瓷工艺美术创作者值得探索的课题之一.为此,笔者谈谈个人的体会,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装置艺术与现代陶艺
作者: 黄焕义   张亚军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现代陶艺   装置  
描述: 本文肯定了装置艺术在审美特征上对现代陶艺创作的影响,并分别从审美经验和日常经验的交替、陶艺创作走近大众审美、陶艺作品意义阐释上的多义性以及陶艺家、陶艺作品、观众三位一体的特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些影响。
< 1 2 3 ... 50 51 52 53 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