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装】搜索到相关结果 918 条
-
关于工笔人物重彩画中色彩的研究
-
作者:
王晓星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一性
工笔重彩
装饰性
平面性
自然性
-
描述:
工笔人物重彩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在它有古及今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不可取代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试看我国古代著名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作品如《敦煌壁画》《虢国夫人游春图》《永乐宫壁画》等,至今仍然散发着它们艺术上的无穷魅力。本文选取几幅经典作品,以色彩为切入点对其特点进行详细的论述。
-
苗族服饰装饰元素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表现
-
作者:
周国泉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语言
绘画语素
苗族盛装
-
描述:
苗族是一个历史较悠久的民族,其盛装服饰具有较强艺术性,尤其表现在它造型和色彩搭配上,本文以苗族盛装为个案对其服饰的造型、色彩、图案和配饰等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探寻工笔人物画创作中更多装饰性绘画语言要素及表现形式。
-
浅析现代重彩装饰绘画
-
作者:
张正元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成
装饰重彩
溯源
发展
-
描述:
的一道亮丽风景。使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重彩画在全球文化本土化的趋势下形成更具民族特色的现代重彩装饰艺术。
-
浅谈明青花中的莲花纹的艺术审美价值
-
作者:
朱熙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莲花纹
青花
审美价值
-
描述:
莲花纹是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图案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文化寓意。而在明朝,不同的时期它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多样。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点。本文从莲花纹的起源、发展、装饰特点等方面探讨莲花纹的艺术审美价值。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作者:
潘唐梨
来源:
大众商务(小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保型
立体感
装饰品
泥巴
装饰画
黄金
颜料
花泥画
-
描述:
回顾三十年的国企改革历史难免陷入轻描淡写。中国国企改革犹如一幅沧桑的历史画卷:“放权让利”、“承包制”、“政企脱钩”、“股份制”、“上市”、“抓大放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改革”、“国资委”、“管理层收购”、“外资并购”,在我国都曾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每个事件都曾经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命运,校正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张瑞敏、谢企华、柳传志、这些国企改制的获胜者;杨陪新(杨承包)、董辅、历以宁、吴敬链、钱颖一、陈光(陈卖光),这些国企的推动者:周冠五、马胜利、褚时健、赵新先,这些国企改制的“落马者甚至郎咸平,这位国企改制的唱反调者。时至今日,这些人都已在国企改革的风头浪尖上雕塑般屹立。无论成功与失败,这些人都是我国国企改革历史舞台的“亮相者”。 三十年的国企改革内容太庞杂、时间太漫长。而国企改革的历程并没有多少诗情画意,并不是坐过山车溜冰滑雪般疾速,每一小步的前进在当时都似西西弗斯无望而又执着的举动。一位专家说,国企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最艰难最具颠覆性最强的部分,始终伴随着思想的争论与实际利益的羁绊博弈。
-
第八代索纳塔超越“五星”之美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大众商务(小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保型
立体感
装饰品
泥巴
装饰画
黄金
颜料
花泥画
-
描述:
装饰,飞翼式钨色镀铬前格栅,鹰眼前大灯,x型前保险杠使前脸更具冲击力;动感的车型轮廓则带来了更加强烈的运动形象,贯穿前后的车身腰线和柔和的侧面造型营造了动感、饱满、硬朗的侧面形象。
-
“数字油画”经营中的几大风险
-
作者:
小汪
来源:
大众投资指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品
中小投资者
DIY
工艺画
阿拉伯数字
风险
经营
油画
-
描述:
近两年来,街头巷尾悄然兴起一种DIY手工品——数字油画。所谓数字油画,是一种具有个人参与性的装饰品,通过简单的填色游戏,按照图上标注出来的阿拉伯数字,对照颜料盒上的数字进行填色,当全部填补好后
-
羽毛变名画,神奇赚钱之道
-
作者:
钰画
来源:
大众投资指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羽毛
表现手段
名画
装饰画
构图法
装饰工艺
收藏价值
雕塑
-
描述:
本项目以各种禽类的羽毛为原料,借助传统的国画构图法及雕塑、木刻、装饰工艺等表现手段制作的一种特色装饰画,集欣赏、实用、收藏价值于一身。
-
浅谈老年消费群体对日用瓷外观设计的情感化需求
-
作者:
袁洁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青釉
装饰纹样
老年消费
釉上彩
日用瓷
外观设计
情感化
老年型人口国家
装饰手法
壶身
-
描述:
引言专家统计得出:中国目前约有1.34亿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中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并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在2000年至2010年间,中国成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国家,所以老年消费群体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强大的消费力量。
-
试论影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出水芙蓉”风格形成的原因
-
作者:
彭松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芙蓉
宋代
景德镇
白瓷
水
舞台服装
格形
原因
-
描述:
、颜延之诗、明清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这是一种美,‘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美.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渊明的诗、宋代的白瓷,这又是一种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纵观中国陶瓷的历史,我们发现不同的朝代有其不同的风格,而这两种美同样也体现在陶瓷的外在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