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装】搜索到相关结果 3780 条
-
论点、线、面在现代日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
作者:
熊菁菁
代青全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点、线、面
日用陶瓷
装饰
-
描述:
日用陶瓷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的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方便,同时还起着美化生活的作用,对人们的精神和情绪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日用瓷更适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就要在装饰上不断的探索。点、线、面作为装饰中最
-
崛起的新绘画语言-高温窑变色釉
-
作者:
李一新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科学合理
语言
高温窑
变色釉
艺术价值
装饰效果
陶瓷绘画
人造宝石
-
描述:
陶瓷装饰领域中一个富有极大开发潜力的新课题,是一种新的极具表现力的陶瓷绘画语言。这种新绘画语言一旦得到科学合理运用,其装饰效果,艺术价值决不亚于其他任何画种,前景无可限量。
-
天价大米瓷器装,百姓摇头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包装工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景德镇
粮油
食品商店
过度包装
大米
肚子
南京东路
粮食
瓷器
-
描述:
公斤的大米要卖680元?一罐天价大米摆上了南京东路第一食品商店。天价大米本身其貌不扬,但采用精美的景德镇瓷器却让其身价倍增。粮油协会专家称,食品过度包装早有耳闻,但对填饱肚子的粮食也进行过度包装还是头一遭。
-
江西黑猫两项目提前建成
-
作者:
袁丁
来源:
炭黑工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炭黑装置
景德镇
股票上市
生产线
猫
江西
软质炭黑
项目投资
-
描述:
江西黑猫公司股票上市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在景德镇建设3万吨软质炭黑生产线和1万吨特种炭黑装置。这两个项目原计划在2007年年底竣工,现已提前建成并投入试生产。3万吨软质项目投资4976万元;1万吨特种炭黑项目投资3509万元。[第一段]
-
试论青花彩绘技法的演变
-
作者:
刘建伟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彩绘
技法
演变
青花
-
描述:
青花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其幽倩、典雅、明快的美学诣趣而被世人所陶醉,成为中国陶瓷装饰的主流之一。青花瓷艺术效果的形成,固然与青花料的发色、青色与白里泛青的精美瓷质的结合有关。但是,其不同时代的不同彩绘技法,更使青花的艺术风格百花齐放,不仅形成了不同时代鲜明的艺术特征,也为今天继承青
-
浅谈陶瓷装饰
-
作者:
俞海青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人文修养
创作
创新
-
描述:
我国的陶瓷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 ,具有优秀传统 ,而且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陶瓷装饰涉及的范畴是较广的 ,是一项系统工程 ,本文想通过“陶瓷装饰的渊源与发展。陶瓷装饰的形式、构思、创作、人文修养与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进行探索和论述。
-
略论陶瓷龙纹的文化内涵及时代特征
-
作者:
邹丽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龙纹
中国传统文化
造型风格
文化内涵
传统陶瓷
装饰特征
工艺美术
-
描述:
龙纹,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从古至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也是传统陶瓷纹式中最具文化内涵的永恒题材之一。然而即便龙风呈祥是如此亲切而又容易理解,龙文化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复杂的课题之一。本文拟就陶瓷龙纹的造型风格、龙纹的合和文化及对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影响,以及各个历史朝代的装饰特征,一叙管窥之见。
-
浅绛山水一“板”间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人画家
传统纹饰
景德镇
山水
装饰性
制瓷业
光绪年间
瓷器
-
描述: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景德镇的制瓷业,虽然不像从前那样繁荣,但却逐步向民用瓷器发展。这种转变使其更具实用性和装饰性,旧的传统纹饰由于一些文人画家的参与而被打破,浅绛山水,浅绛人物开始在瓷器上出现,绘画
-
德化窑青花盘赏析
-
作者:
范佳平
连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青花瓷
乾隆时期
德化县
装饰图案
景德镇
花盘
花卉
中国南海
沉船
-
描述: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德化瓷业始于唐,烧造青瓷;宋元时瓷业兴盛,以烧制青白瓷为主;明代创烧成功的象牙白瓷,如脂似玉,号称中国白,瓷器神仙人物造像,更是享有东方艺术明珠的声誉;清代时大量生产青花瓷,将窑业推向全盛。德化青花瓷,以往
-
耀州瓷帽盒
-
作者:
段方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透明釉
耀州瓷
炉窑
牡丹
民国时期
装饰
化妆土
明清时期
-
描述:
在清代,延续耀州窑烧造历史的陈炉窑创烧出一种尚未见于其他窑口的帽盒。这种帽盒自明代晚期开始出现,开始为灰陶质地,器表再涂漆加以装饰。因明清时期同官的科举中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