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又添新彩湖南映山红──记“湖南第二届民间京剧戏剧节”
作者: 姜友石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节   戏迷   新彩   湖南省   梅兰芳   映山红   京剧表演艺术   周信芳   常德市   常德地区  
描述: 又添新彩湖南映山红──记“湖南第二届民间京剧戏剧节”姜友石在湖南,继连续三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之后,又兴起了民间京剧戏剧节,成为“映山红”的姐妹艺术活动。1991年,活动于湖南省会长沙的一群业余京剧“戏迷”们,在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和有关文化主管部门的...
合璧中西 圆融古今:京剧油画创作初论
作者: 李伟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方向   京剧题材   中西合璧   美术史   舞台人物形象   圆融   油画创作   表现对象  
描述: 一、中西合璧的京剧油画所谓京剧油画,这里指那些专以京剧舞台人物形象或京剧题材为表现对象的油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京剧油画目前并没有自成门类,且其名称也尚待斟酌,但是作为特征鲜明、空间广邃、意义深弘的艺术创作方向,笔者认为非常值得探究和推扬。
郝丽的京剧油画
作者: 郝丽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方向   京剧题材   中西合璧   美术史   舞台人物形象   圆融   油画创作   表现对象  
描述: 郝丽的京剧油画
天赋异禀难自弃 玉汝于成造化功
作者: 刘福民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表演艺术   油画   戏曲  
描述: 我和杨沛是发小,我们是在戏校同门同窗般长般大的师兄弟。1960年刚入学时,我们也就十来岁,同被分在花脸组。我们都是外行子弟,懵懵懂懂的,就知道跟着老师一腔一韵的认真学、一招一式的刻苦练。
接前贤意绪 写胸中激情:谈谈于明诠的戏曲人物画
作者: 贾德江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油画民族化   意绪   激情   陶瓷艺术   表现主义   中国画   戏曲人物画  
描述: 于明诠的戏剧人物画,涉足中国画和油画两个领域,前者妙接关良、韩羽未尽的思绪,在书画并举的空间里重现国粹京剧人物的生趣;后者以“意象表现主义”的色彩,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又创新风。近日,于明诠又以极大
《中国京剧名家谱》问世 荣宝斋成功复制《中国京剧名家谱》白描仿真卷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京剧   表演艺术   艺术研究   工笔重彩画   荣宝斋   程长庚   京味文学   中国美术史   白描   文化工程  
描述:中国京剧名家谱》是由京味文学书画委员会和北京市艺术研究所联办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 纵览中国美术史、中国京剧史,以京剧演员为题,兼有史考价值的美术作品主要有一件,即由梅兰芳收藏的清代沈容圃所绘制的《同光十三绝》,采用工笔重彩画法,绘制了程长庚等十三位京剧名伶的半身戏装肖像,
粉墨丹青梨园客──记著名漫画家李滨声
作者: 刘连伦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墨   四大名旦   娃娃生   京剧   表演艺术   青梨   小角色   《失街亭》   漫画家   白门楼  
描述: 粉墨丹青梨园客──记著名漫画家李滨声刘连伦前不久,年届古稀的著名漫画家李滨声先生做了两件大事,其一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个人画展,其二是在首都人民剧场进行了他的京剧专场演出。一展风格独特,百余幅佳作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既有工笔重彩,又有彩墨、白描...
德美艺精芬芳菊坛
作者: 简朴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道德建设   邓小平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   艺术水平   京剧艺术   德艺双馨   梅兰芳   京剧表演艺术   同行是冤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描述: 德美艺精芬芳菊坛简朴不久前在中国文联举办的德艺双馨座会上有一位同志的发言,生动感人,语惊四座,引人瞩目。此人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她从事京剧艺术生涯47年,从艰苦磨砺曲折坎坷和事业有成五彩缤纷的历程中走了过来。党的培养,人民的哺育,老一辈艺术...
李晓兰
作者: 加庆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唱念做打   最佳表演   表演艺术   贵妃醉酒   京剧艺术   《霸王别姬》   少数民族   刻苦用功   电视大赛   艺术学校  
描述: 李晓兰说起李晓兰,人们都会夸奖道:“这个撒尼族姑娘,天资过人,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她,一个少数民族姑娘,军人的后代,却与京剧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她带着红领中,怀着憧憬的心情,考入了重庆艺术学校京剧班学习,圆着她儿时的五彩梦。在诸多教师...
京剧的劲与味
作者: 邵新虎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表演艺术   戏剧   演奏方法  
描述: 何顺信老师曾对我惠教:京胡演奏主要是劲与味。此经典之论高度概括了京胡演奏之道。如何认识劲与味的关系呢? 其一,玉不琢,不成器。具备了内劲,仅仅是如同浑元无华的璞玉,而惟有依托内劲经过修炼和精心雕琢的韵味,才能成为玲珑剔透的传世宝玉。其二,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劲与味二者如影随形、形影不离,其中劲是味的内在基础和支撑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