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表】搜索到相关结果 319 条
-
“画我心中的自然”——忆刘海粟大师画梅园新村
-
作者:
曾昭强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敬业精神
表现性语言
油画风景写生
梅园新村
-
描述:
本文旨在介绍回忆、介绍刘海粟大师画梅园新村的油画写生过程,研究分析其技法特点。并希望人们执著、高尚的敬业精神。
-
拉弓的赫拉克勒斯
-
作者:
季峰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读
布德尔
雕塑
代表作
-
描述:
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Emile Antoine Bourdelle,1869-1929)是西方近代雕塑的三大支柱(罗丹、布德尔、马约尔)之一。《拉弓的赫拉克勒斯》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本文试图从形式、内容、创作背景等方面对此一作品作出解读。
-
从舟山渔民画看后现代基础造型教学法:关注心灵的教学法
-
作者:
翟海月
来源:
设计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渔民
表现手法
舟山
后现代
造型
地方特色
基础
心灵
教学法
-
描述:
造型的五彩缤纷的艳丽画卷。表现手法既没有传统民间造型基础的平实中庸,也不受学院既定规范的约束,有着大海自由随意和纯情流露、天真可爱、诗意盎然的鲜明个性,无论是丰富的内容题材,还是鲜明的地方特色,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都堪称渔民艺术之典范。[第一段]
-
从表象色彩模仿到自由色彩表现——在风景写生过程实现色彩感知的转变
-
作者:
纪军郁
来源: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景物
色彩感知
意图
使用
自然色彩
前提性
主动权
风景写生
表象
意味
画面
绘画
“我”
中心位置
油画
支配地位
模仿
画家
作为
自由
色彩表现
-
描述:
、以对自然 的整体感受或某一激发点为基础,产生表达的 意图。前者有两层意思:一是树立画家为中心 位置,画家处于支配地位,对于自然有主动 权;以“我”为主,自然为辅;二是把自然景 物作为参考,从中抽取可用于画面的因素,即 去粗取精,这同时意味着不要完全脱离自然。
-
摇滚算不算艺术
-
作者:
松涛
来源:
社会观察(北京)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元盛世
艺术
交响乐
斯特劳斯
表达能力
中国
通俗
油画
音乐
摇滚
-
描述:
中国摇滚是个复杂的胶状物。当国内那些无聊低俗的一般通俗流行乐还在不厌其烦的克隆和衍生港台音乐垃圾时,中国摇滚(以下简称摇滚)却早已经历了“开元盛世”。它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它难以攀上大雅之堂,但它卓越
-
我的佳作
-
作者:
暂无
来源:
摄影与摄像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调
照相机
取景
色彩
画面语言
摄影者
表现力
滤光镜
影调
曝光量
-
描述:
构成是突出主题、加强表现力的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摄影者可以通过特定的取景角度、利用现场光或人为布光、使用特定的感光材料、调节曝光量、使用滤光镜、调节自平衡或进行后期处理等各种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
-
我看"物派"与关根伸夫
-
作者:
隋建国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圆柱
艺术状态
身体运动
艺术家
泥土
日本
雕塑家
作品
油画
代表作
-
描述:
多的泥土圆柱从土地中挖出来时,实际上是揭示出这个巨大的泥土之柱所来自的土地本身。这个圆柱是有限的,可以度量的,而作为它的母体的土地则是无法度量的,相对于人类来说几乎是无限的。关根伸夫的这件作品成为日本"物派"的代表作。因为它以最直截了当的手法揭示出世界的绝
-
"流"出的艺术
-
作者:
梅墨生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手法
艺术家
表达
感染
气质
神圣
中国画
要素
油画
-
描述:
深深地热爱,这几个方面都是最重要的。至于这个艺术家去描绘什么,表达什么,用什么样的手法,这是他自己的爱好和自由,像王训盛先生的油画,我非常喜欢,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感染我的是他那油画有一种非常单纯
-
吴冠中艺术的中国心 民族情
-
作者:
袁运甫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民族
艺术家
吴冠中
艺术成就
中国画
色彩表现
作品
写生
油画
-
描述:
吴冠中先生1919年8月29日出生于江苏宜兴市闸口乡北渠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几年前我曾陪同冠中夫妇参观宜兴陶艺厂并顺道回乡省亲。他的几位远亲在老家照管,吴先生一进堂屋就有些激动,十分怀念地自语:“似有印象,其左侧应是猪圈,并连着堂屋后门外的菜园和鸡鸭饲养场……”随即他高兴地向大家戏称“这岂不是真的从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呀!”满屋的人乐得哄堂大笑。
-
“恍兮惚兮”如梦似幻——读明镜的画
-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走向
生命
美术新潮
艺术
抽象绘画
气质
表现主义
绘画基本功
文人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明镜的油画淡雅、飘逸,在如梦似幻的朦胧中,带着淡淡的忧伤,诱人动情,让人回味。认识明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我是《中国美术报》的编辑,接待了这位有点腼腆且诚恳的作者。印象中他带来了一些较抽象的原作品。当时“美术新潮”运动已走
<
1
2
3
4
5
6
...
30
31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