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杨志坚的意象油画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文艺复兴   欧洲油画   杨志   象外之象   现代表现   艺术现代性   现代艺术   创作者   意象  
描述: 自19世纪末开始,欧洲油画逐渐从具象写实走向现代表现、象征和抽象的道路。具象写实重客观的摹拟,创作者在摹拟中表达主观感情;而现代艺术重主观表现,创作者在语言中传达对客观物象的感受,两者各有不同的侧重
“静”是一种喧嚣时代对存在的把握:关于胡建斌的静物油画作品
作者: 杭间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表现方法   中国传统   艺术家   个人因素   绘画表现   作品   群体行为   静物画   油画  
描述: 静物画曾是经典的绘画表现之一,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写意还是西方古典的写实,虽然表现方法有异,但以往的人们在摄影术还没有产生以前,试图通过绘画凝固与人亲近的事物以致不朽,是最本源的动机之一。因此,在二维
存在的焦虑与祈祷:对宋鬼聿油画创作的一种神学思考
作者: 岛子   蒲鸿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祈祷   献祭   性焦虑   人道主义   神学   艺术家   当代性   存在主义   思考   表现主义  
描述: 《圣经·创世纪》一节讲神吩咐亚伯拉罕奉献以撒:有一天,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召唤他,要他带着他的儿子,在神指示的山上,把他的儿子献为燔祭。如其所愿,亚伯拉罕带着儿子以撒、驴、刀和燔祭的柴火,在神指示的山顶筑坛,准备宰杀自己的儿子。这里面蕴含一个问题:亚伯拉罕的献祭究竟是出于神的旨意,还是他自己的选择?后来存在主义的无神论者们把它阐释成亚伯拉罕的焦虑,论者假定:在举刀之前,亚伯拉罕并没有确定这
雕塑家以树枝幼苗为材料创作巢穴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幼苗   大地艺术   代表人物   材料   帕特里克   创作   雕塑家   后现代主义  
描述: 美国著名当代雕塑家帕特里克·多尔迪(Patrick Dougherty)是后现代主义中大地艺术派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巢穴”艺术。
一件不寻常的青花瓷器
作者: 林树雄   来源: 钟表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模仿   钟表行业   古瓷器   西洋  
描述: 牛年伊始,我在藏友家发现一个外形完全模仿早期西洋座钟的青花瓷器。我从事的是钟表行业,闲遐时喜欢到古玩市场走一走,除了寻觅、欣赏一些老西洋钟,也在不觉中涉猎古瓷器,多少年来观赏了不少老瓷器,也买进不少,交了
木偶戏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 李清华   来源: 钟山风雨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陪葬   滑稽   表演艺术   体态   起源   唐代   木偶戏   动作   诙谐幽默   发展  
描述: 木偶戏是一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小木偶们体态玲珑,动作滑稽,再由人们配上诙谐幽默的台词,往往逗得观众笑声不绝。
刘正德雕塑集前言
作者: 喻学诗   来源: 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正   寓言   当代中国   前言   雕塑   代表作  
描述: 刘政德教授在雕塑园地里辛勤耕耘已56个春秋了,这个集子刊出的是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主要作品。被人们誉为当代中国九大名雕之一的《寓言雕塑》是他的代表作
血色浪漫与男性困惑:读邓箭今油画作品有感
作者: 王林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展   何香凝美术馆   精神问题   新表现主义   艺术中心   当今社会   性困惑   作品   男性   中国油画  
描述: 邓箭今作品很少直接去触及社会问题,无论是构置场景的画面,还是动作具体的形象,即使是男人、女人和小孩握着手枪,也和经常发生在美国校园的枪击案没什么关系。
浅析中国油画艺术的表现性
作者: 贾炜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特征   影响   中国油画  
描述: 中国的表现性油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了西方表现主义诸流派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注意了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引进与再造,关注了当代表现性油画的人本性、情感化与自由感,在本质上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是当前中国油画艺术现象的重要组成。
略谈龙门石窟造像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
作者: 朱佩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龙门石窟   艺术风格  
描述: 龙门石窟是北魏和唐朝两代皇家经营的典范之作。该文结合时代背景和政治原因,简述了龙门石窟在北魏和唐代两个时期不同的造像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表明了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民族雕塑艺术的集中代表,对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 1 2 3 ... 42 43 44 ... 45 46 4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