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表】搜索到相关结果 800 条
-
回到纯粹的视觉体验:关于绘画写生之感悟
-
作者:
宣坚强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实践
光色
对景写生
一幅画
艺术表现方式
我自己
外师造化
中国美术学院
视觉体验
艺术博览会
-
描述:
写生是我恪守的信念,是我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逐渐明确的理念。写生可以使我们回到纯粹的视觉体验中。写生是一个画家亲近自然、体验生命、锤炼画艺的最佳方式,是画家用画笔和心灵直接触摸生命本源的有效途径。通过写生,人类发现了绘画规律,发现了光色空间,创造了完备的绘画知识与法度。大
-
中国抽象艺术的境遇
-
作者:
黄笃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外部世界
劳申伯格
蒙德里安
色块
现实主义艺术
表现主义
物派
莱热
绘画性
-
描述:
一、抽象词语的含义关于抽象(abstract)一词,它实际上是一个从西方翻译来的概念。从词根上看,抽象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拉丁语中。抽象的词源来自中世纪拉丁语abstractus,abstractus来自拉丁语过去分词abstrahere,意为拉开、拽出,其中前缀abs指离开,trahere是指拉、拽。事实上,“抽象”的本源包含了如下几个层面的含义:“与具体事实无关的,如‘抽象实体’”;“不易把握的,
-
抽象是一种系统知识
-
作者:
王春辰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认识发生
色彩关系
需要分类
现代与后现代
结构反应
历史线索
极少主义
抽象表现
象征含义
-
描述:
我们经常把抽象归结为直观视觉的结果,甚至我们也是在视觉的判断中来讨论抽象。这样,抽象就无疑首先是一种视觉为先并为主的艺术。但是,我们忽略了视觉是可以塑造的,是可以被改变的。如果我们在面对抽象的艺术时,不肯改变我们的视觉经验,而只以直觉的反应来判断,恐怕抽象是无法延展,也无法再增加丰富起来的。因而可以说,对于抽象,我们有三个误
-
碰撞与交融:评唐近豪先生的艺术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文化情怀
形式语言
中国艺术家
波洛克
图像时代
赵无极
康定斯基
超现实主义
抽象表现
-
描述:
的艺术课题。艺术作品给人提供的是感性的风格与语言、视觉的形式与形象,但在艺术形态的背后,却充满艰辛的探索。只有越过作品的表象,深入体察其艺术的内奥,才能透彻地认识到一位艺术家真切的文化情怀与艺术追求的心路历程。先生是中国艺术界不甚熟悉的新加坡艺术家,但他的华人身份首先让人感到亲
-
由可见到不可见:可见之异境
-
作者:
彭昌明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摄人心魄
空间表现
罗斯科
山水诀
中央美术学院
维亚尔
印象主义
颤动感
中国绘画
似有若无
-
描述:
。它们既在场又缺席,如同微妙的魂影,未曾被欲望唤起。中国人尤其钟爱远境,那无法触及之地。”1一进入江大海的画室,摄人心魄的是场所的素朴和节制,令人完全凝注目光于
-
材料创作解读
-
作者:
杨颖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人
面部表情
平面化
母题
现实生活
本质变化
肢体动作
审美认知
它比
空间关系
-
描述:
精神性的体现,表现在母题的选择上。人体是我最为喜欢的母题之一。在我看来,人最为本质,是社会一切之本源,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力很强,潜能无限。而人体是不加掩饰的人的真实体现。没有服饰掩饰它的虚伪,遮挡
-
见微知著——蔡锦的格物绘画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徽屯溪
中国当代女性
女性艺术家
表面现象
寥寥数语
屋漏痕
内在实质
水痕
创作心理
岁月流逝
-
描述:
的诡秘。凡有生命的东西,必定诡秘。诡秘在于我们无法从表面现象去把握它们的内在实质,或者说,所谓的本质总是处在转化之中。比如生与死。蔡锦恰恰在美人蕉的死寂中看到了生命的血液
-
粉红情怀7、8、9月
-
作者:
李浩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徽屯溪
中国当代女性
女性艺术家
表面现象
寥寥数语
屋漏痕
内在实质
水痕
创作心理
岁月流逝
-
描述:
粉红情怀7、8、9月
-
考工记:苏笑柏的艺术及其低调哲学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现实
文人画家
考工记
杜尚
中国画家
艺术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表现主义
中国研究
画如其人
-
描述:
我为苏笑柏的展览取了个名字,叫“考工记”。它原本来自春秋时代的文献《考工记》。《考工记》是中国研究手工艺的最早专著。近年来,苏笑柏创作了一大批用漆作为媒介的艺术作品。这批作品很难用纯粹的“绘画”概念去界定,相反,“漆艺”的过程成为苏笑柏创作的核心,而作品的符号和图像因素则是附属的。所以,这个展览的真正意义在于展示苏笑柏从事“工艺”的过程和这些工艺制作出来的作品本身。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真正意义上
-
视觉的力量:读张国龙近作
-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安美术学院
综合材料
庸俗社会学
现代绘画
材料语言
表现主义
张国龙
超现实主义
今日美术馆
举办画展
-
描述:
回顾近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我们不无沮丧地意识到,真正可供眼睛“观看”的艺术越来越少。一类作品延续着“’85美术新潮”时期的政治性图像,依靠西方冷战意识形态的支持和收藏;另一类作品挪用艳俗波普的商业影像,依赖庸俗社会学的解读和商业画廊拔苗助长。近年来的当代艺术面临着泛滥的观念理论扼杀的危险,真正可以称为艺术的作品相当稀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审美天赋,我们的概念脱离了知觉,丧失了从所见的事物外观中发现意义的能力。
<
1
2
3
...
40
41
42
...
78
79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