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王朝闻 再谈认识——第六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观后一夕谈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阳   共产主义   革命英雄   革命实践   英雄成长   思想   表现形式   雕塑家   工程任务   当代英雄  
描述: 王朝闻 再谈认识——第六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观后一夕谈
庄户人的“华表”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 章铮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表   中晚期   装饰品   陕西   原始人   仰韶文化   雕塑艺术   打制石器   石雕刻   新石器时代  
描述: 陕西澄城拴马石雕刻的发现和研究,启发了我们对中国古代雕塑(包括民间雕塑)问题的某些思考。这些思考,是从对中国雕塑的历史回顾和将之与中国古代绘画史的对照比较开始的。 人类和石头打交道,是自从有人类自身以来就开始了的。原始人由打制石器用以渔猎和自卫,而终于懂得了将石料精心琢磨成初具审美意味的装饰品,美化自己的生活,寄托他们原始的、朦胧的、幻想的某些观念。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便从这里滥觞。 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仰韶文化及其同期遗址
从巴黎铁塔想到的
作者: 郑可   来源: 装饰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铁塔   人类文明   表现形态   艺术品   雕塑家   造型艺术   装饰艺术   工艺品   立体造型   工艺美术  
描述: 对工艺品的轻视,工艺美术有时干脆被列入实用美术之列。可是,一些小型的陶瓷和金属雕刻品,又常常不具备任何实用性!因此就有了装饰艺术之说。其实,按艺术的表现形态而论,不管是工艺品、绘画还是雕塑品,我以为不外乎两大类,即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年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表现   每个人   萨特   表现手法   现实主义   观众   艺术家   绘画   油画  
描述: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年展
未来戏剧形式的多样性
作者: 关朋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形式   电影   表演艺术   舞台美术   演出方   中心舞台   艺术形式   演出形式   电视   戏曲  
描述: 舞台美术的形式,是为戏剧内容服务的。然而又是受舞台条件及演出方式的制约而发展的。岂止舞台美术,就整个戏剧而言,其所以有这种那种的风格样式、体系流派,无一不是为了适应或摆脱这种物资质基础的限制而形成的。没有宣纸的发明,不可能有目前国画的这种艺术形式。没有油画颜料的出现,不可能出现油画这个画种。原始社会的人只能用红土、木炭在山崖上作画、在甲骨上刻字记事,在树叶上刺经、在竹束上作书。当今谁还为之。
诗人笔下的雕塑家
作者: 潘一禾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册子   语言   代表人物   带尾   象征派   工作室   长诗   雕塑家   里尔克   罗丹  
描述: 对我们并不陌生,这位奥地利诗人是欧洲后期象征派的代表人物。一九○五年,里尔克突然发现了当时尚未成名但正在创造奇迹
坯体在高温下晶相的发展和粘度的变化
作者: 高凌翔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英   玻璃相   高岭   坯体吸水率   二次莫来石   加热过程   扫描电镜   液相   表观粘度   温下  
描述: ,是利用一台专门设计为陶瓷材料研究用的高温扭力装置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坯体的粘度,在900—1150℃之间高温下急剧下降,1150—1300℃之间变化不大,温度继续上升至1350℃,粘度迅速减小。结合
土肥美夫、谷村晃编《表现主义美术与音乐》
作者: 李际东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主义音乐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宗教改革   绘画艺术   印象主义   美术史   造型意识   市民社会   新音乐  
描述: 表现主义绘画,是日耳曼造型意识对现代艺术的贡献。远在德国宗教改革时期,丢勒和格吕纳瓦尔德的艺术,就曾使德国绘画在美术史上熠熠生辉。但公侯分治的公国,落后的市民社会,以及地方主义的愚昧,又使德国的绘画
浮雕上的佐尔格
作者: 兰辑   来源: 外国史知识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古至今   《法律篇》   塞尚   哲学内涵   抽象表现主义   对话录   社会角色   知识渊博   特里   德勒兹  
描述: 浮雕上的佐尔格
梅兰芳的手势表演
作者: 李玉坤   刘沪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舞台   京剧   表演艺术   意大利   艺术家   兰花指   手势   梅兰芳   三十年代   齐如山  
描述: ,则用石膏翻塑了梅兰芳的各种手势模型。又用大理石做成梅兰芳手势雕塑,供人欣赏。最近,有位酷爱京剧的意大利记者,在我国参观一个戏曲陈列室以后,也特意问到:“梅兰芳表演艺术中的手势有多少种?各种手势代表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