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以物寓意 雅俗共赏——从吴宅砖雕门楼看苏州砖雕艺术
作者: 王汉卿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长寿   中国吉祥图案   题款   门楼   以物寓意   表达   乾隆年间   砖雕艺术   苏州  
描述: 吴宅位于苏州古城中部,前门北向大石头巷,后门通仓米巷。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浮生六记》一书作者沈三白曾住于此,近代属吴姓。在这苍老幽静的古宅里,有两座藏魂魄于实物、纳炅秀于鬼工的砖雕门楼。精美的砖雕门楼犹如娇娘美女深藏闽阁,轻易难睹芳容;更像一位灰姑娘,在寂寞中任凭岁月的风雨消融着自己美丽的容颜。笔者出于对砖雕门楼的好奇,多次探访吴宅,惊奇地发现了吴宅砖雕门楼包容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聚集着苏州砖雕艺术的精华。
浅谈油画创作中主观色彩的应用
作者: 邓诗元   来源: 台声(新视角)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的表现性   主观感受  
描述: 创作中对色彩的应用是凭着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探索所逐步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这是要靠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主观感受的自由表达所获得的。
乐器雕塑 玩偶风采
作者: 暂无 来源: 乐器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体   艺术表现力   作者   有限公司   再创造   雕塑   显示   现代风格   乐器   金属质感   设计风格   组图   工艺品  
描述: 、五颜六色的、西洋浓情风格的乐器雕塑组合,到具有现代风格超强艺术线条的不完整的统一综合体雕塑组图。从做工到设计风格到构思,无一不显示出作者可圈可点的对艺术表现力再创造的深厚底韵。
群贤毕至共谋新材料研发精英聚首齐商六届会筹备——中国仪表材料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功能材料》期刊第五届编委会2005年年会在青岛隆重胜利召开
作者: 岸钟   杨亲民   来源: 功能材料信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材料   仪表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港   理事长   功能材料   理事会   材料学   期刊编委会  
描述: 了喜庆的氛围;其上的巨幅贺词: 热烈祝贺中国仪表材料学会2005年年会隆重召开!,以及耸立在拱门两翼的大型充气大红塑料圆柱和其上的黄色对联: 并肩携手,着力打造新材料科技产业; 群策群力,精心策划六届会学术盛会则画龙点晴地突显出会议的名称、内容与主题。
萧睿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史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画中有诗”   书法线条   中国画   中国绘画   表现力   中国山水画   中国文艺  
描述: 萧睿油画作品
鞋样造型设计的表现形式、表现技法与实用性价值
作者: 武金轩   崔同战   来源: 西部皮革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设计   实用性价值   表现形式   表现技法   鞋样  
描述: 一、鞋样造型设计的基本表现形式及特点简介 1、鞋样造型平面设计 鞋样造型平面设计是以平面图样来展示设计作品的一种形式。是在选择的画纸上、平面上用笔、颜色、电脑等工具进行设计,并采用工笔线描写意线描
蔬菜玉米笋的栽培技术
作者: 郑燕云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米笋   蔬菜   植株   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   农家肥   种子表面   发芽势   栽培方式   育苗移栽  
描述: 玉米笋是指尚来受精结实的嫩玉米穗轴,是一种高级蔬菜,味道鲜美,玲珑雅观,食有效果与盘中装饰效果均佳。 一,选用食种 玉米笋目前主要加工成罐头出口。我国笋玉米品种有甜笋101号,晋甜1号、鲁笋玉1
摩凡陀携手知名画家支持中国青年艺术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女性大世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青年   博物馆   画廊   创作灵感   时间   腕表   画展   中国画家   艺术家   油画作品  
描述: 2005年11月9日,世界著名腕品牌瑞士摩凡陀MOVADO携手六位知名中国画家在北京云峰画廊为摩凡陀“时间的艺术”画展隆重揭幕。活动现场六位中国知名画家曾梵志、刘保民、李继森、裴咏梅、张喜阳、吴笛
“玲珑”通过乌拉圭LATU认证
作者: 刘纯宝   王玉   来源: 中国橡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拉圭   扩大   通行证   质量检测体系   产品   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   现场审核   市场范围   认证   代表  
描述: 2004年11月10日,乌拉圭政府代表对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的质量检测体系及产品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现场审核,并给予了高度评价,165/70R13LIⅥA1、6.50—1410PR、8.25
精神内涵的探索浅议
作者: 田建强   来源: 内蒙古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表现性语言   造型与色彩   艺术效果   艺术家   肌理   古典主义   作品   形式美感   节奏与韵律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创作日趋繁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艺术品也作为一种商品进入了市场,使之与观众直接见面,受到观众的直接评价,实现了艺术价值,体现了社会效益,扩展了创作范围,包括过去曾被排斥在创作之外的风景画、静物画也都得到了观赏者的喜爱,从而提高了画家的创作积极性,推动了造型艺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艺术品作为商品,具有艺术性和商品性的双重性。艺术性是第一位的,如果颠倒了两者的位置,甚至根本不顾艺术性,那就不成为艺术品。从商品性的角度来看,一切商品都受到竞争机制、优胜劣汰规律的支配。那些低劣的商品迟早都会被淘汰而退出市场。而明显比同类商品质量好的多,并能保持下去或不断的有所创新的商品,必然得到良好的商誉。从艺术角度看,艺术品是精神产品,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一件好的作品,对于陶冶情操、启发智慧、发展形象思维和想象力以及提高民族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当前艺术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油画作品,偏重于外在画面效果的制作,缺乏对作品内在精神的追求。精神产品如果不讲求精神内涵,那就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不了力作。重视精神内涵,决不是意味着对绘画技巧和形式的忽视。恰恰相反,技巧和形式是组成绘画语言...
< 1 2 3 ... 24 25 26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