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表】搜索到相关结果 711 条
-
对中国现代陶艺“语言形式”的探讨
-
作者:
唐英
姜梦缘
来源:
中国陶艺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属性
陶艺作品
基本的
材质
陶艺家
表达方式
现代陶艺
中国
陶艺创作
语言形式
-
描述:
形式并获得创作中的满足感,这种语言形式是借助不同的土质、釉色、表面的装饰、烧制以及技术手段寻求彰显其自身的作品个性。也就是说,陶艺家在运用不同的材料并使用各种工艺手段来创作有形艺术符号的同时,就已经介入到陶艺的语言形式中了,并且能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现创作的主题,规范和补充创作主体的完整性。
-
现代观念与传统技艺:记四川美术学院陶瓷专业2010届毕业作品
-
作者:
唐英
刘玉城
来源:
中国陶艺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专业
学生
毕业创作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创作主题
传统技艺
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
作品
-
描述:
虽然四川美术学院陶瓷艺术专业2010届的学生毕业已有两月有余,但他们在毕业创作过程中对于当代艺术的探索以及对传统技艺的见解使我印象深刻。毕业创作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切入对当代陶瓷艺术
-
中国绘画写意思维与现代油画的融合
-
作者:
薛树银
来源:
武陵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画家
西方绘画
中国水墨画
西方现代绘画
创作观念
中国写意画
格尔尼卡
主观表现
中国绘画
潘玉良
-
描述:
20世纪以来的西方现代绘画,很大程度上否定和抛弃了对写实油画的追求,坚持用油画的特性,追求更加强烈的主观内心感受。这就与中国绘画用写意的方式来表现客观存在有了融通之处。“写意”的本质是关注社会与自然
-
对“色与彩”的认识与思考
-
作者:
何花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色彩
颜色
认识与思考
艺术家
塞尚
白布
概念认识
空间意识
绘画
世界
-
描述:
对于我们画油画的人来说,几乎每天都要和色彩打交道,对色彩的认识是必修课,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自从塞尚把苹果画成蓝色之后,人们对色彩的认识才改变",为什么塞尚要把苹果画成蓝色,为什么人们对色彩的认识要改变。这就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现实概念的色彩和绘画的色彩是有区
-
用丹青吟说生命:读张小琴重彩画新作有感
-
作者:
王兴华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新作
丹青
形与色
张彦远
隐喻
画面
中国画
色彩表现
作品
-
描述:
唐张彦远《论画》云:"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于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盼际,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生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张彦远强调"若知画有疏密两体,方可议画。"此语可认为是类似"写意"与"工笔"最早的提法。读张小琴的作品最大的感受是其作品由"工"到"写",由"形"
-
画情意趣:具象意象表现探索
-
作者:
包泽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具象
艺术表现力
意象表现
意趣
作品题材
造型艺术
视觉艺术
-
描述:
在近十多年里,我的油画风景画和人物画创作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造型艺术在作品中的形态表现力,以及视觉艺术的光色生动性;二是强调作品题材的丰富性,以及画面意境的感染力;三是强调油画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和作品的哲理性思考。就画风的研究与探索,归纳起来有三类:具象写实、意象表现、浪漫抒情。
-
也谈水彩的画种意识
-
作者:
向新元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界
爱好者
小提琴
交响乐
水彩
意识
画种
表现力
-
描述:
美术界的业内人士和美术爱好者中长期流行着一种说法:油画是交响乐,水彩为小提琴。因这种比喻生动、贴切,并在其中释放着善意而得到广泛认可。人们印象中的水彩在表现力上逊于油画,是不争的事实。说直白一些
-
工笔重彩画与水粉画的融合
-
作者:
谌洪栋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粉画
工笔重彩画
拓展空间
中国画
写意水墨画
表现技法
-
描述:
在近几年中国画改革中,写意水墨画的改造与突破举步维艰,而工笔重彩画在造型、色彩及表现技法方面,尚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因此工笔重彩在当代焕发出了自己的活力和神彩,展现了一股强劲的复兴之势。工笔重彩画的这一强劲复兴之势打破了中国画坛近千年来水墨为宗的单一格局。画家们对工笔重彩画的改革与创新倾注了
-
景.色读牛克诚工笔重彩山水
-
作者:
吉野广
来源:
人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色彩
山水画家
工笔重彩
当代中国
配色方案
历史系
色彩表现
日本国
色彩美学
日本画
-
描述:
牛克诚1961年生于辽宁抚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史学硕士学位,1994至1997年间作为东京大学外国人客员研究员、日本国文部省特聘海外艺术家(画家)在日本学习日本画技法并从事绘画创作。绘画作品入展"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
经典布光的演变与应用一一逆光与侧光布光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顶光
模特
高位
人体形态
表达
反光板
姿态
作品
雕塑
肌肉线条
-
描述:
人物身上形成明暗对等的两部分。这样会使人物有雕塑感,立体感强,人物表面上的每一个细微起伏都可形成明显的阴影,从而精细地表现出质感特征。注意事项: 1.应根据被摄人物的特点或表现内容的需要
<
1
2
3
...
9
10
11
...
70
71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