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表】搜索到相关结果 89 条
-
坯体在高温下晶相的发展和粘度的变化
-
作者:
高凌翔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英
玻璃相
高岭
坯体吸水率
二次莫来石
加热过程
扫描电镜
液相
表观粘度
温下
-
描述:
,是利用一台专门设计为陶瓷材料研究用的高温扭力装置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坯体的粘度,在900—1150℃之间高温下急剧下降,1150—1300℃之间变化不大,温度继续上升至1350℃,粘度迅速减小。结合
-
苹果品种高岭在山东威海试栽表现
-
作者:
王林军
毕建海
姜振品
来源:
中国果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苹果
高岭
品种
山东威海
试栽表现
-
描述:
苹果品种高岭在山东威海试栽表现
-
一个走上日本绞架的中国人
-
作者:
暂无
来源:
报刊精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苹果
高岭
品种
山东威海
试栽表现
-
描述:
高岭 1 日本法务省不久前称,一名41岁的中国籍男子陈德通在东京监狱被处死。这是在日中国人在日本首次从司法意义上被执行死刑。中国人在日犯罪问题一直是日本公众关注的焦点
-
高岭石—纳米银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作者:
王万军
郭方方
吴志强
张晓东
来源:
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岭石—二甲基亚砜
高岭石—纳米银复合物
高岭石—甲醇
表征
制备
-
描述:
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高岭石—纳米银复合物进行了表征,主要研究了最佳混合物配比、最佳硝酸银浓度、硼氢化钠浓度对制备高岭石—纳米银复合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岭石层间的纳米银粒子粒径大小均匀且粒径分布
-
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在高岭土/水界面的吸附
-
作者:
郭拥军
李富生
李林辉
郑焰
黄小红
罗平亚
来源:
应用化学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
吸附
高岭土
-
描述:
考察了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胺共聚物在高岭土/水界面的吸附行为,以及无机盐(NaCl和CaCl2)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吸附的影响
-
中南地区可变电荷土壤的表面性质
-
作者:
李学垣
徐凤琳
黄巧云
姚同山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变电荷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
比表面
表面性质
-
描述:
则相反。②黄棕壤粘粒的比表面比红壤、砖红壤的高,前者以内表面为大,后者以外表面为大。黄棕壤的表面电荷点零比红壤、砖红壤的小,而它们的净电荷均为负号.③黄棕壤、红壤、砖红壤粘粒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的盐基
-
对新安江高岭、方村一带喀斯特现象的一些认识
-
作者:
魏克和
来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份:
195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准面
分水
溶洞
喀斯特
地下水
地表水流
标高
石灰岩
现象
新安江
-
描述:
本文是根据一些原有的瓷料和去年在该地进行毕业生产实习的现场观测的结果,提出对高岭、方村喀斯特问题一点个人的看法。由于个人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缺乏,又兼对现场情况研究的不足,因而在问题的认识上难免没有错误,在这里尚有待同志们给予指正。一、区域概述新安江是钱塘江的主要支流,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安徽省的东南,全长约270公里,全部受雨面积为11000平方公里。境内因受海洋季节风的影响,常
-
氧同位素作为高岭土成因指示剂的可能性
-
作者:
H.H.Murray
J.Janssen
张和纬
来源:
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三纪
氧同位素
佐治亚
澳大利亚
高岭土
桑德斯
O值
指示剂
高岭石
表面风化
-
描述:
对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高岭上进行了δ~(18)O值的测定(表)。这些高岭土形成于不同的条件,测出的δ~(18)O值反映了它们形成条件的差异。热液蚀变形成的高岭土,δ~(18)O极低,范围大致为2—14
-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个人化艺术表达
-
作者:
李继开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当代艺术
个人化
中国
社会文化意义
边缘话语
艺术表达
-
描述:
一种有当下社会文化意义的边缘话语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否同已有的约定话语形成互动的张力关系,影响并推动约定话语向当下中国文化真正主题复归。——高岭
-
高嶺瓷情——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
-
作者:
曹新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瓷
陶瓷雕塑
个性张扬
人体曲线
美的表现
陶瓷艺术
高岭土
艺术创作
创作理念
工艺美术
-
描述:
三月的浮梁山区,正是“麦陇青接菜花黄,柳丛翠连桃霞红”时。在高岭,那新绿绽放的松树,那吐蕊盛开的杜鹃花,那铺泻似银的尾沙,吸引了众多的踏青者,也吸引了来自外地的旅游客。这一天,我陪同几位老记去摄影,不期而遇地见到了中国工艺美术美术大师熊钢如先生和他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