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表】搜索到相关结果 1555 条
-
论白描在陶瓷绘画中的应用
-
作者:
陈国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似与不似
表现手法
绘画语言
艺术家
陶瓷绘画
绘画艺术
陶瓷艺术
中国画
白描
以形写神
-
描述:
生活。绘画艺术所要求的这一切都深深的影响到陶瓷艺术的创作。陶瓷绘画的形式和分类基本同绘画的表现手法一致。在线条运用上,无论是国画,还是陶瓷以及书法,都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陶瓷绘画要充分发掘它潜
-
现代陶艺与民间陶艺
-
作者:
周洋
严珺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民间陶瓷
现代陶艺
生产生活
人与人
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
民间艺术
实用性
工艺美术
-
描述:
水土宜陶,泥做火烧,陶瓷的产生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天然地连在了一起。陶瓷的实用性,注定它来自于民间,服务于民。陶瓷艺术就是一种民间艺术。曾己何时,下里巴人成为阳春白雪,陶艺作品被人们欣赏收藏,更多表现
-
浅谈现代陶艺造型设计的“空白”
-
作者:
曹致友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设计
空白表现
现代陶艺
-
描述:
在现代陶艺的创意设计中,"空白"设计是创作作品视觉美感的有效途径,并常常作为一种普遍的陶瓷艺术设计要素和手法。本文从现代陶艺创作出发,着重分析现代陶艺创作在造型设计方面的"空白"表现,力求探寻现代陶艺"空白"艺术表现。
-
关于水系超细(含纳米)YSZ粉体颗粒的表面聚合及分散研究
-
作者:
沈国阳
吴也凡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象
表面聚合
YSZ
-
描述:
剂,从而引发单体在颗粒表面的聚合,形成只有链轨构象而没有链环构象的分散方式,不会造成桥连及絮凝,并消除粉体颗粒的个体表面差异,从而有利于制备高固含量的稳定均匀分散的流延浆料。
-
浅谈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几种意象表现
-
作者:
潘恒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表现
现代陶艺
-
描述:
中国现代陶艺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方法和言说方式,意象表现符合了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追求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效果,是适合现代陶艺的一种言说方式。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俞军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大代表
工艺美术师
江西省
现代陶艺
政府特殊津贴
景德镇市
陶瓷艺术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1962年生,江西婺源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景德镇瑜窑现代陶艺中心主持人、景德镇市佛教陶瓷艺术研修院院长。江西省首届十佳创业明星、景德镇市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组委会评委、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青年商会顾问。
-
雕塑中木质肌理的表现和运用
-
作者:
杨向红
周彩云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质肌理
表现与运用
雕塑
-
描述:
感情的得力助手,并且还能产生真实的可触感。雕塑创作中对木质肌理的表现和运用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性的体现。
-
“微文化”助力军工文化建设
-
作者:
吴雨华
江非
张丽虹
来源:
中国军转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发展
电影
企业文化
中小学生
直升机产业
青少年
基层班组
主要表现
团结协作
关工委
-
描述:
大发展为背景,以航空基层班组——昌飞公司铆装车间船体班组为原型,讲述了该班组从一年前的面临解散重组到如今成为了公司先进班组的成长蜕变过程,主要表现了以主人公——班长王凯和班组的11名成员,从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到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苦学技能、勤练本领、克服工作和生活等诸多困难,逐步成长为企业里的明星班组.
-
古彩《陶瓷与生活》组屏瓷板画
-
作者:
程云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官窑
陶瓷生产
生活服务
海上丝绸之路
日用瓷
画面表现
作品
景德镇陶瓷
古彩
-
描述:
陶瓷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从陶瓷的源头彩陶看,器物为原始社会先民生活服务,提高了原始社会先民物质生活水平,也寄托了原始社会先民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陶瓷艺术来于生活,一方面被动适应生活,同时又积极影响生活,提升生活的质量。由陶而瓷,从粗到
-
陶瓷艺术中的刚柔之美
-
作者:
江生林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陶瓷造型
表现手法
陶瓷品
艺术性
审美情趣
陶瓷艺术
釉色
陶瓷釉
工艺
-
描述:
陶瓷从诞生之日起就被人们的一双双巧手制作出形态各异、绚丽多姿,富于表达人类勤劳智慧的优秀工艺作品!但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制作目的和欣赏角度。不同的陶瓷造型也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陶瓷之美在于器型,在于釉色,由于其表现手法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