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人物画贴近现实生活最具时代感
作者: 程静   吕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倪瓒   骷髅幻戏图   现实生活   粉彩瓷   人面鱼纹彩陶盆   时代精神   王绎   虢国夫人   精神思想   陶瓷美术家  
描述: 中国画有三科:人物、山水、花鸟,与山水画借景抒怀、花鸟画托物言志,间接折射人类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思想相比,人物画最直接、最适时地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思想,最贴切、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的现实生活,集社会性、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是人类时代精神的产物,最具时代感。我们可以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纹饰开始证明。新石器时代,
江雨玲陶瓷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倪瓒   骷髅幻戏图   现实生活   粉彩瓷   人面鱼纹彩陶盆   时代精神   王绎   虢国夫人   精神思想   陶瓷美术家  
描述: 江雨玲陶瓷艺术
浅论唐代美术中的女性文化
作者: 陈茜   刘新华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中晚唐   曲线造型   成武   女性地位   女性文化   虢国夫人   墓室壁画   美术作品   仕女画  
描述: 唐代女性地位空前提高,伴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社会、生活、文化等多个方面显示出了不同以往的特征。正是因为唐代女性生活内容越发丰富,唐代女性文化充满自由和活力的艺术魅力,从而对唐代的美术产生了相应的影响。通过唐代杰出的美术作品,我们也可以窥见唐代女性文化的别开生面之处。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在唐代仕女画、墓室壁画、雕塑等美术作品中都得以体现。通过对仕女形象的观察分析,我们看到仕女的造型由初唐早期那种头大身细的稚气相貌,变为初唐后期的矫健匀称甚至高大的体态;进而转化成武周时期的修长体态和腰腹间富有扭动的曲线造型;再到盛唐丰肥随意放松的形象;中晚唐的女性形象虽然很胖,但是胖而不
静坐讲黄庭芳菲四月青
作者: 友竹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史论家   广东美术馆   战国时期   簪花仕女图   黄庭   游春图   写意画   虢国夫人   罗一平   中国画坛  
描述: 时期工笔画达到鼎盛,如《簪花仕女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便是传世名作。其实,工笔画不过是一种画法,无所谓境界的高与低,其原本含义是与粗笔画相对应的,后逐渐转变为与写意画相对。事实上,工笔画一样可以表现出悠远的境界,寓
“虎噬人”母题研究
作者: 练春海   来源: 形象史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描述: 一虎噬人母题及有关器物虎噬人母题,又称“虎食人”或“人虎相抱”母题,也有学者将之称为“人兽母题”~[1]、“巫蹻”~[2],甚至“辟邪”~[3]。通常指商周时期出土或传世器物中,有人、人首或与人相关
负经白马 踽踽东行
作者: 杨雪瑾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描述: 如果我是刘庄,我一定不会忘记永平七年所做的那个梦。 那一晚,我夜宿南宫,在梦里,我掀开重重叠叠的帷幕,赤脚踩着冰凉的地面,一路走向殿门口。当厚重的曲裾拂过门槛,我看到了一个身高六丈的金人自西方飞来,他的头顶有圆月般的光晕,他身着五彩宝衣,他身后满天花雨、神鸟鸣啼。 醒来时,望着金帐顶繁复的绣花,金人的身影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消散,他像是一个梦,却又清晰的如此真实。
127件印度文物精品亮相时间横跨2000多年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描述: 12月21日,由湖北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深圳博物馆、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印度的世界——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印度文物精品展”在省博开幕,127件(组)印度文物精品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 这位专家说:“千百年来,印度人民通过诗歌、散文、精美的雕塑和绘画作品,虚构和描绘了大量的戏剧冲突和英雄事迹。
工笔画线条的发展与人文精神
作者: 姜兴达   孙继梅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意识形态   诗书画印   西方绘画   中国绘画史   簪花仕女图   捣练图   游春图   人文精神   六法论   虢国夫人  
描述: 传统工笔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颗明珠,其工整、细腻、诗书画印相结合、含蓄优美。艺术的民族性诞生凭借自由与智慧发现和延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发展,我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艺术在线条的表现上出现了很大的区别。西方绘画线条服从于形体,而中国工笔画线条服从于传神,并且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存在。一、中国工笔画线条的历史渊源在原始时期,线条用来记录人类狩猎成果和狩猎的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