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天籁之音 心灵归乡——读赵静怡散文集《雪启轩窗》
作者: 张鹏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思想内蕴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人物   生活情趣   散文集   文字   自然之美   心灵   历史散文  
描述: 赵静怡的散文,温柔缱绻,哲思氤氲,既得生活情趣,亦蕴历史情怀,文意清新明丽,句法从容舒徐。她本着对生活细节的热爱,留意自然,情系今古,从日常叙事中发掘思想内蕴,曲径通幽,疏影横斜,平素之中孕育绚丽,娓娓而谈也常让人茅塞顿开。她出版于2012年5月的散文集《雪启轩窗》,以文字扫描心灵与尘世,以色彩图绘美好与想象,清雅的文句散发出青花瓷一样的光辉。
画出心象自由翱翔:谈刘运良的艺术品格及其对海南画派的推动
作者: 马良   来源: 琼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苏东坡   艺术界   多样性   基本精神   古典文化   艺术家   海南文化   题材   评论家  
描述: 的本质是展现人们精神的自由与多样性。"[1]刘运良的精神归结点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古典文化所持有的特有的敬意,以及当今文化所持有的热情关怀。他依据一对艺术翅膀驾驭着这个基本精神,自由地在各个绘画形式和题材中遨游。在其所有的作品中,都体现出对华夏意象美
古代书画作品上的“到此一游”
作者: 马少华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题跋   苏东坡   收藏家   书画艺术   书法作品   古代   清明上河图   印章   书画作品   乾隆皇帝  
描述: 书画作品上的题跋和印章,其实就是古人的"到此一游",说它好也罢,不好也罢,它极大地丰富了原作品的意义,已成为中国书画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前段时间,南京一个孩子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刻下"×××到此一游"的字样,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各种批评的声音铺天盖地,连"国民劣根性"都给扯出来了。确实,"×××到此一游"这个经
水墨:跨时空的思考
作者: 黄岩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杜尚   造景   文人画   水墨雕塑  
描述: 本文以中国当代水墨的基本境遇为背景,从文人画、苏东坡、宋与市井生活,山水、八大山人、扬州八怪、杜尚、造景、梅兰竹菊、水墨雕塑等艺术节点出发,进行了跨越时空的思考,由此提示了以水墨雕塑为设想,开拓新空间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玲珑泉问禅
作者: 从立铭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拔   古城   苏东坡   透露   玲珑   神清   泰山   临安   黄山   灵性  
描述: 位于古城临安钱王大街西端,有一座海拔只有353米的玲珑山。此山不大,却素来有"山水玲珑"之说,她虽没有黄山之险峻、泰山之雄伟,但却有独特的"玲珑剔透、林茂径幽之俊美"。一日,约三五好友,重温"玲珑风光"。步入玲珑山,就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抬眼望去,每一处都被连绵起伏的群山环抱,到处郁郁葱葱,透露着生命的气息。如果有缘,还能听见山顶卧龙寺传来的几声钟声和鼓声,"当……当……当……"驻足聆听,顿感神清气爽
吴建堂 中国当代捻条油画创始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眉山市   广东梅州   苏东坡   中国国画   创始人   联合国   中国分院   科学院院士   中国书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吴建堂,1936年生,祖籍广东梅州市,后世移居风光秀丽的苏东坡故里眉山市。常住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捻条画》创始人吴道悲的唯一传人,画龄73年。自4岁起,随父吴道悲教授习画,受张大千、徐悲鸿的指教
苏东坡的两个世界
作者: 柏峰   来源: 月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乌台诗案   书法   散文   两个世界   王安石变法   现实世界   文化世界   社会现实   绘画创作  
描述: 晚凉秋风,转眼间明月就出来了,满地是溶溶的光,树梢上重重层层的枝叶也反射着银色,在这上下清澈的月的世界里,不觉想起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恍如在谛听一首美妙而悠远的歌曲和浏览一幅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