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苏东】搜索到相关结果 47 条
-
松树
-
作者:
赵静怡
来源:
翠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常州市
纪念地
中国文学史
洪亮吉
赵翼
业主
乾隆帝
艺术风范
北宋
-
描述:
秋天到了,万物凋零,树儿换上了黄衣服,连往日活泼的小草也显得无精打采,无奈地摇着头。一切好像都陷入沉思。可是,松树却仍是精神抖擞,亭亭向上。松树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瑟瑟的冬天,它都是青翠欲滴。远看,它就像绿色的彩云,变换着造型;像层层绿浪,似片片翠玉;又像英勇顽强的战士,永不向敌人屈服,宁死保卫祖国。它更像一个巨人耸立着,把寒风挡住,与严寒进行殊死的拼搏。走近一看,它有一个粗壮的主干,直上青天,凌空展开它的绿臂,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嬉戏逗乐。树枝上长满了松叶,像一个小巧玲珑的绒球,精致
-
“如歌的行板”:沈行工的诗意油画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望江南
行板
意象表现
当代中国
艺术家
绘画
作品
画面色彩
油画
-
描述: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望江南》苏东坡在当代中国美术界,沈行工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油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他创造的富有诗意、讲究意象表现的油画作品,在国内外受到
-
花喻
-
作者:
栾保鼎
来源:
会计之友(上旬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桂花
财务核算
牡丹
五彩缤纷
文辞
自然之美
莲花
企业家
世界
-
描述:
。有的芬芳浓郁或香远益清。总之,花的世界也是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美不胜收。花的魅力,可使苏东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装。”世间大大小小的企业,何尝不是如花的世界,每个企业又何尝不
-
苏东坡的邮缘
-
作者:
黄慰怀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参见
坐像
西湖
眉山
四川
故居
杭州
雕塑
三苏
-
描述:
苏东坡(参见 040311)在四川眉山的故居,现为三苏祠 (PF2002-24,图①), 祠内的苏东坡坐像, 由四川赵树同雕塑 (PF2003-33)。他在杭州时兴修
-
陈万宝庄园 在青山掩映中的大户宅院
-
作者:
辛迪
来源:
中华民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涪陵区
庄园
长江
交汇处
独具特色
榨菜
地理特征
清代皇帝
北宋
-
描述:
"滚滚长江自西向东奔腾而去,滔滔乌江从北向南走来。两江的交汇处,就是举世闻名的榨菜之乡、巴国故都涪陵。在距离涪陵城42公里的涪陵区青羊镇,平坝开阔、溪流纵横,形成独具特色的坪上浅丘地理特征。这里,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桂岩"题刻,清代皇帝御赐的贞节牌坊,青羊得名的石羊浮雕
-
水墨:跨时空的思考
-
作者:
黄岩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杜尚
造景
文人画
水墨雕塑
-
描述:
本文以中国当代水墨的基本境遇为背景,从文人画、苏东坡、宋与市井生活,山水、八大山人、扬州八怪、杜尚、造景、梅兰竹菊、水墨雕塑等艺术节点出发,进行了跨越时空的思考,由此提示了以水墨雕塑为设想,开拓新空间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画虎居笑谈》题记
-
作者:
刘征
来源:
杂文选刊(中旬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苏东坡
适用于
定质
五彩缤纷
白石
杂文
命名
书斋
流水
-
描述:
近年来,陆陆续续写了不少杂文。继《清水白石集》之后,迄1991年底所写的近百篇都收在这本集子里,命名曰《画虎居笑谈》。什么是杂文,我说不清楚,但我觉得,对杂文应该从宽处理。苏东坡说:"文如流水行云
-
玲珑泉问禅
-
作者:
从立铭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拔
古城
苏东坡
透露
玲珑
神清
泰山
临安
黄山
灵性
-
描述:
位于古城临安钱王大街西端,有一座海拔只有353米的玲珑山。此山不大,却素来有"山水玲珑"之说,她虽没有黄山之险峻、泰山之雄伟,但却有独特的"玲珑剔透、林茂径幽之俊美"。一日,约三五好友,重温"玲珑风光"。步入玲珑山,就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抬眼望去,每一处都被连绵起伏的群山环抱,到处郁郁葱葱,透露着生命的气息。如果有缘,还能听见山顶卧龙寺传来的几声钟声和鼓声,"当……当……当……"驻足聆听,顿感神清气爽
-
朱陈往事增惆怅,眼底风云赋新篇——读陶铸同志的《登庐山》
-
作者:
李兴华
来源:
朔方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铸
苏东坡
工笔描绘
庐山会议
彭德怀
无产阶级革命家
绝壁
陈友谅
崇高风格
歌咏
-
描述:
古往今来有多少歌咏庐山的诗篇啊!李太白、自居易、苏东坡的名作家传户诵,脍炙人口。可是陶铸同志一九五九年所作的《登庐山》,却是在他的诗词选注问世以后,才被读者知道的。谨录全文,略谈管见。庐山真面谁能识
-
7000万年前,燕山运动雕塑的“诗意山水”
-
作者:
曲从俊
来源:
资源导刊(地质旅游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风景名胜
文化
山水
诗意
庐山
雕塑
燕山运动
-
描述: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山体呈椭圆形,是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庐山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方向渐渐收窄,长约20千米,最宽处约10千米,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8米.绵延庐山境内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早在1982年,庐山就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2月,庐山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