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综合信息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建材装备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离心式   高效涡流选粉机   比表面积   技术参数   锥形反转出料混凝土搅拌机   国外水泥工业   节能效果   混凝土搅拌设备   行走系统  
描述: 综合信息XW—300高效涡流选粉机涡流选粉机是继离心式选粉机、旋风式选粉机之后的第三代空气动力选粉设备。在国外水泥工业中,以涡流式选粉机取代了老式的离心式选粉机和旋风式选粉机。XW—300是中国建材技术装备总公司自行开发的一种高效涡流选粉机,它有日本...
刘鹏春掀开大花碗(剧作家剪影)
作者: 毓钺   来源: 剧本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舞台   精神调节   非常态   戏曲现代戏   第六代导演   现实主义   魏晋风度   现代主义   时代意义   小孔成像  
描述: 刘鹏春掀开大花碗毓钺看魔术,尤其是古彩戏法,最吸引人之处是一种悬念感:揭开罩布,掀起大花碗,不知道能变出些什么,而变出来的又总会出人意料。当再把碗扣上,你又会期测着另一个新奇的出现。刘鹏春写戏,往往给人这种感觉。我认识刘鹏春,恰值他掀起了一个大花碗,...
史俊民和他的中国彩砂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   美术工作   彩砂   春节联欢晚会   民和   艺术完美   艺术形式   民族艺术   工艺美术  
描述: 史俊民和他的中国彩砂画在艺术的天地里,谁都知道郑板桥的瘦竹.徐悲鸿的奔马.吝白石的花鸟鱼虫。史俊民和他的彩砂画是中华民族艺术园地里又一朵娇艳的奇葩。彩砂画具有史无前例的独创性,是以中国独有的丝绸和棉布为面料、绘上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画面.再附上五彩...
肩不负担 安如泰山 一团和气 八面玲珑
作者: 王荫华   来源: 科技文萃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象脚鼓   藏族牧民   泼水   傣族   春节期间   少数民族   傣历   民族服装   50年代  
描述: 肩不负担 安如泰山 一团和气 八面玲珑
通过窑炉热平衡测定探求节约能源的措施
作者: 祁志军   董永芳   王德福   来源: 电瓷避雷器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热平衡   节能   措施  
描述: 根据热平衡测试结果,从改进焙烧方法,加强窑体保温,适当密闭看火孔,充分利用余热等方面,分析探讨了隧道窑的节能措施。
玻璃窑炉复合式高效节能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作者: 林嘉霖   林文涛   来源: 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合式窑炉   玻璃熔窑   节能  
描述: 一、前言 玻璃窑炉是玻璃工业能源消耗的主要关键设备,一般玻璃熔窑能耗约占生产工艺总能耗的80—90%。因此,玻璃窑炉的节能降耗是整个玻璃工业节能的关键。现在我国玻璃窑炉的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水平相比
让受众自己去体味:关于广播电视外宣节目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涵的思索
作者: 章耀华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播电视   表现手法   如何体现   《中国之窗》   建设内涵   受众   精神文明建设   1996年上半年   外宣节目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描述: 思考这一命题,笔者不禁首先想到中央电视台采访部1996年上半年来浮梁县经公桥镇港口村拍摄这个村移风易俗操办红白喜事,崇尚精神文明的典型事例时,一位资深记者说过的一段话.他说,反映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主题是很严肃的,要讲清楚不容易.广
走过五彩路
作者: 梁虎恩   来源: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社会主义新文化   山西电视台   五彩缤纷   欣赏性   文艺部   文艺形式   电视文艺   文艺晚会   文艺节目  
描述: 走过五彩路梁虎恩山西电视台文艺部创办的综艺型栏目《五彩缤纷》,从1987年开播至今,已经将近10个年头了.播出将满600期的《五彩缤纷》,以名称固定,时间固定,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品位而成为广大城乡电视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牌栏目.在不久前举...
桂优一号毛节瓜及其栽培
作者: 黄如葵   来源: 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节瓜   栽培   特征特性   桂优一号   冬瓜  
描述: 桂优一号毛节瓜及其栽培黄如葵(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南宁530007)桂优一号毛节瓜是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小型毛节瓜新品种,具有早熟、抗病抗逆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且瓜小玲珑,心室小,瓜肉厚而质致密,味清甜,尤其适销城镇小家庭。“八五”...
记法籍华人谢景兰女士
作者: 黄友光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出口贸易   塑料垃圾袋   贵州省   华人   艺术家   音乐与舞蹈   法国文化   艺术节   哥德巴赫猜想  
描述: 谢景兰是贵州辛亥革命老人谢根梅的大女儿,她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曾就读于杭州艺术学院音乐系,结业后到上海音乐学院深造。1948年,她和前夫画家赵无极一道作为战后第一批自费留学生到法国留学,进入巴黎的国家高级音乐学院,专攻作曲和声乐,是法国老一辈音乐大师埃德加瓦列斯在巴黎的唯一中国留学生,毕业后曾为好几个芭蕾舞作曲,也曾为好几部影片配乐。50年代初,谢景兰的专业似乎偏向于音乐与舞蹈。或许与画家长期相处,耳德目染,学到了极其宝贵的绘画技巧与经验。1957年,谢景兰回国访问半年,返法后,突然开始她的画家生涯,而她也是在同年与赵无极分手的,她现在的夫婿是法籍音乐家兼雕刻家梵·蒂埃伦。半路出家成绩斐然谢景兰对音乐、舞蹈、绘画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加上她的聪颖气质和执着追求、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使她在艺术殿堂中犹如一颗摧灿的明球,大放异彩,仅管是半路出家,其成果是令人瞩目的,从1960年开始,她在巴黎、爱丁堡、斯特拉斯堡、丹麦的丝尔克堡等许多地方举办过十几次画展,尤奈斯库曾为她的画展写过序。法国驻华大使馆的大厅墙上还挂着她的巨幅油画。从1971年起,她以创新和独特的手法,开始为她的画作配乐、编舞。即在画幅展出的同时,...
< 1 2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