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人文关怀的批评和未来发展
作者: 林鸣岗   来源: 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人文关怀   文艺评论  
描述: 文艺评论是文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艺评论。文艺的发展和创造也是一句空话。文艺评论,应该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属于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中国梦”必然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基础之上的。文艺家应该有自己的大胸襟和超凡眼力,不断磨练和塑造自己,才能洞悉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应该有文化的自信和自觉,重新认识和挖掘母体文化的精髓,这不是一种自救,而是一种自信的重新激活。
吴威《倾斜的地平线》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人文关怀   文艺评论  
描述: 步入现代社会的中国,人们日益面临着精神世界现代性转型和重构的难题,探索当代人精神心理的存在感,或许成为中国艺术当代性的核心与本质。这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一代写实油画家日益深刻地意识到艺术摆脱表象描绘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他们热衷于油画的再现性,对欧洲古典主义追求的高贵与单纯痴心不改,充满了激情与留恋;另一方面,他们不甘于对日常生活以及生活
《迈默政委》故事梗概
作者: 张林辉   来源: 国际论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法西斯斗争   多产作家   作者简介   希泽   阿戈   文艺评论家   拉伊   故事梗概   克里斯托   人民之声报  
描述: [作者简介]德里特洛·阿戈里是阿尔巴尼亚与伊·卡达莱齐名的著名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1931年生于德沃里。早年留学苏联,后很长一段时间在《人民之声报》社担任编辑。1973年德·阿戈里当选为阿作家艺术家协会主席,1981年当选为阿劳动党中央委员、人民议会议员。他是位多产作家,优秀作品有长诗《母亲,阿尔巴尼亚》(1975)、长篇小说《迈默政委》(1969)、《居洛同志的沉浮》(1973)、《藏大炮的人》(1975)等。德·阿戈里曾两次获得一级共和国奖金。《迈默政委》是一部采用倒叙和回忆的手法描写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梗概】阿尔巴尼亚刚解放不久,一位雕塑家,一位妇女和孩子,一位教师等七人护送一尊塑好的迈默政委的头像去科尔察附近的拉伊希泽村
浅说欧洲画廊业
作者: 杨劲松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察   市场   欧洲   策划人   艺评家   画廊业  
描述: 《浅说欧洲画廊业》的作者,曾在欧洲做过展览,成为画廊的签约画家。杨劲松先生在其间对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和艺术市场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作为个人的体会,也许此文会对画廊业和策划人提供一些操作上的线索。玉为神物是我国传统玉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杨伯达先生通过实地调查和考证,认为它源于石之崇拜,经过转换、蝉蜕,给披上了神秘化的外衣,从而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地位,这是其它的物质材料所无法与之类比的。大型的宗教塑像和陵墓雕刻,在明代进入它发展史上的尾声阶段时,至中晚期小型玩赏性雕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气勃勃的景象。以嘉定派为代表的竹雕艺术,就是其中一类深受文人雅士赞叹的案头小品。明末清初嘉定派竹雕艺人名匠辈出,但存世作品为数不多。周颢乃当时著名匠师,《“晋瞻”款竹刻抱节凌云图笔筒》一文,作者通过诸多侧面的考证,肯定为周颢传世难得的一件精品,对竹雕艺术有研究的读者和收藏家、本刊欢迎发表不同的看法。
芳华虽逝,艺术长常——岁月留痕·中国老油画家作品学术展在杭举行
作者: 杨宇全   叶勤   来源: 杭州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学术   艺术中心   油画作品   文化艺术   文艺评论家   杭州市   中国油画  
描述: 近日,由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环球雅葵艺术中心、杭州国立当代文化艺术院承办的"芳华虽逝,艺术长常——岁月留痕·中国老油画家作品学术展"在杭州开幕.此次共展出早期油画作品58幅,其中就包括曾为中国油画事业引进与推广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老一辈油画家冯钢百、李超士、颜文樑、倪贻德、周碧初、陈抱一等,还包括一些因年代久远签名不详的"佚名作品",以及陈抱一先生谈创作体会的珍贵手稿.
不完全艺评(More than art critique)——由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谈起
作者: 钟一   来源: 议艺份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Greenberg   Art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Clement   and   艺术与文化   现代主义   艺评   Culture  
描述: 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以下簡稱Greenberg),1 西方現代藝術批評界不可繞過的名字。作為最早一批移民美國的立陶宛猶太裔後代
甘为人梯品自高:走近刘钦明先生
作者: 邝厚勤   来源: 音乐教育与创作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生活   词作家   无私奉献   文艺评论家   歌词   心灵世界  
描述: 因了歌词,让我有机缘一步步走近著名词作家、文艺评论家刘钦明先生——走近他五彩斑斓的艺术生活,走近他美丽纯真的心灵世界,走近他无私奉献的人品高度……
餐车大厨的雕塑人生
作者: 陈志雄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   餐车   长沙市   湖南省   艺术创作   雕塑家   文艺评论家   列车员   雕塑艺术   美术作品  
描述: 七月的长沙就如一道湘菜,满城火辣,炽热难耐。然而,当笔者走进李国钦的创作室,沉浸在他构建的艺术海洋里时,身心的烦躁霎时被洗涤一净,一路上困扰于心的"他这个湖南省颇有名气的雕塑家、长沙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为何还在列车上‘混’"的世俗疑问终于在此找到了答案。医院"偷尸"回家观摩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苏州的桥
作者: 朱海燕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   餐车   长沙市   湖南省   艺术创作   雕塑家   文艺评论家   列车员   雕塑艺术   美术作品  
描述: 一我很爱苏州的巷子,苏州的河流,以及架落在那清流上的石桥。我觉得苏州的小桥极富色调和情韵,就像一段柔婉的诗句,一位多情的丽人,一件精致的雕塑,处处给人以宁静,给人以联想,又给人以慰藉。我想写写苏州的桥给我留下的那些难忘的东西,但又迟迟不敢拿起笔来,因为关于桥的文字我写得实在不少,写过大西南的桥,又写了同里的桥。平心而论,为写好那些桥,我已颇费心思了,
< 1 2 3 ...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