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色片】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孔望山出土北朝造像
-
作者:
刘洪石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造像
北魏
艺术风格
结核病
孔望山
海州
高浮雕
北朝
灰色片麻岩
出土
-
描述:
1961年,海州师范的师生在孔望山龙洞庵下的土层里,采集到一批北朝石造像,计七件。三件完整,四件残缺,其中有确切造像纪年的两件。还有一件武定元年四面造像幢,采集于海州结核病院。今择取七件,介绍如下: 高浮雕佛头像(图一) 青灰色片麻岩雕成,残高16、宽10、厚4厘米。高肉髻,面部丰满圆润而略长,鼻粱高隆,上通额际,长眉鼓眼,高颧骨,嘴唇厚而上翻。神情庄穆,造型厚重。从那挺健雄拔,简朴硬直,棱角分明,威武有力的艺术风格来看,与云冈石刻近似。应是北魏早期的雕刻。
-
洗印加工部分(一)
-
作者:
曾广昌
来源:
影像材料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色胶片
工作样片
显影液
洗印
加工条件
中间片
彩色片
密度
印片
洗片机
-
描述:
洗片(film processing) 洗片是将曝过光的胶片,通过一系列的化学物理加工显现出影象的过程。洗片包括冲洗黑白画底、彩色画底、工作样片、混合声底、中间片(反正、反底、反转底)、发行拷贝以及染印法的浮雕片和接受片等。洗片是在洗片机上进行的。根据不同的胶片性能和所洗片子的不同要求,有不同性能和规格的洗片机。印片(printing) 印片是将冲洗出来的负像或正像经过有控制的感光,
-
鲜艳五彩
-
作者:
郝大铮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调
表现手段
鲜艳
技术问题
彩色片
创作者
四十年代
改进效果
色彩学
彩色底片
-
描述:
彩色片的出现是四十年代初期的事,用于商业;当时技术尚未臻完善。为求改进效果,也为了以广招徕,早期的彩色片追求鲜艳五彩。后来,各国相继解决了彩色底片的色调、光色干扰、内外景差别等项技术问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