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画坛伉俪60载相濡以沫 共同创作大量中国画经典 杨力舟 王迎春:艺海春舟向远程
作者: 高雅蓉   来源: 台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迎春   杨力舟   高级职称评审   西安美院   国画系   中央美院   中国美协   中国美术馆   油画系   研究生班  
描述: 杨力简介1942年生于山西临猗县。毕业于西安美院本科油画系。中央美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生班。曾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任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馆长,两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十、十一届委员。现任中国美协顾
洪方舟作品选
作者: 洪方舟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作品选   著名画家   方舟   博士生导师   博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山水画  
描述:方舟,1990年出生于甘肃景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博士研究生,师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刘临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山水画和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和理论研究。
紫砂艺术创作交流的高端平台 君陶居珍藏馆、海派蒋氏艺术馆落成
作者: 倪双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苏宜兴   书画精品   曼生壶   艺术研讨会   紫砂艺术   蒋氏   顾景舟   宜兴紫砂   装修风格   蒋蓉  
描述: 江南冬韵正隆时,再迎海派紫砂艺术盛事。君陶居珍藏馆、蒋氏紫砂艺术馆开馆典礼2016年12月在紫砂泰斗顾景、蒋蓉大师的故居地江苏宜兴潜洛举行。君陶居珍藏馆、海派蒋氏艺术馆共设有一千平方的展示交流空间
“还淳返朴——武永年艺术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由广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永年   杨力舟   美术学院教授   西安美术学院   传媒学院   还淳返朴   学术报告厅   张国龙   中国美术馆   油画系  
描述: 2017年5月12日下午,“还淳返朴—武永年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召开,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杜键、杨先让、张国龙、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贺丹、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何军、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杨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
画不尽江山美景——冯健亲风景油画作品述评
作者: 赵笺   来源: 画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明霞   节目出品人   《小舟视点》   生活方式  
描述: 画不尽江山美景——冯健亲风景油画作品述评
丁家奇 光影的变幻与秘语——军事题材油画创作中的光语言解密
作者: 暂无 来源: 画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明霞   节目出品人   《小舟视点》   生活方式  
描述: 丁家奇 光影的变幻与秘语——军事题材油画创作中的光语言解密
王小玲 陈洪模拨开蒙在名画上的历史谜团——关于黎冰鸿油画《南昌起义》的历史考证
作者: 暂无 来源: 画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明霞   节目出品人   《小舟视点》   生活方式  
描述: 王小玲 陈洪模拨开蒙在名画上的历史谜团——关于黎冰鸿油画《南昌起义》的历史考证
程征 水之积也不厚则无以负大舟——武永年的艺术历程与他处在的中国油画时代
作者: 暂无 来源: 画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明霞   节目出品人   《小舟视点》   生活方式  
描述: 程征 水之积也不厚则无以负大——武永年的艺术历程与他处在的中国油画时代
今天,我是你的新娘
作者: 凯西·麦克莱恩   庞启帆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对夫妻   我不知道   浙江舟山   就这样   岱山县   终生难忘   由远及近   时光飞逝   亲生父母   天都  
描述: 今天,我是你的新娘。 辽阔的原野,美丽的黄昏,你执一朵鲜红的玫瑰轻插于我的发际。醉人的芬芳,缭绕着两颗相通的心,一如天空的彩霞把温馨交给了相依的天地。在我们的周围,是青青的草儿、点点的繁花、窃窃的虫鸣。云朵飘过,情意融融,我们的心里五彩缤纷。 倚在你的怀里,泪水不自觉溢满我的眼眶。你笑着轻吻我,是怜爱的笑。
哈佛大学里的一座雕像
作者: 王吴军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对夫妻   我不知道   浙江舟山   就这样   岱山县   终生难忘   由远及近   时光飞逝   亲生父母   天都  
描述: 进入哈佛大学的新生,第一件事就是去参观哈佛校园的一尊雕像。 这是约翰·哈佛的雕像,雕像的底座上镌刻着这样一行字:“创始人约翰·哈佛,1638年。” 其实,这座雕像里隐藏着三个谎言。 首先,承担雕刻工作的雕塑家没能找到约翰·哈佛清晰的畫像作参考,只好凭着自己的想象画了一位年代相当、仪表端庄的绅士来冒充约翰·哈佛。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