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然风】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新西藏将更加繁荣
-
作者:
次仁央宗
来源:
大江南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都
砂姜
自然风景区
向前延伸
座座
邵伯
村民小组
渌洋湖
农业观光园
农业产业体系
-
描述:
次仁央宗(藏族) 201 0年6月26日,对于我们2009级西藏班的同学来说,是难忘的一天,就在这一天,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前往世博园领略了世博会的无限魅力。 那天早晨刚出门,天空中就飘起了蒙蒙细雨,驱走了连日的高温,为我们的世博之行创造了一个好的条件。刚下大巴车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到处观望。检票,安检,一系列的程序过后,我们来到了园区内。 雨势越来越大,但这似乎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我和同伴第一个奔向了西藏馆——天上西藏。走进场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外立面上三面整体的拉萨城市画卷,画卷中的拉萨城,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被连绵的雪山所环抱,平静的拉萨河水碧波荡漾,雄伟的布达拉宫金碧辉煌,两条流线型的哈达与壮美雪山交相辉映…… 带着兴奋,带着期待,我走进了场馆,正前方墙壁上的液晶屏幕上正播放着青藏铁路列车车窗的模拟画面,连绵的雪山,壮美的藏北草原,欢快奔驰的藏羚羊,一个个画面飞速闪过,让人目不暇接。青藏铁路的建成和通车,在西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条天路拉近了西藏与外界的距离,让更多人圆了他们的西藏梦,也让西藏有了更多机会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这一次,在场馆内,地球第三极独特的地理景观,科技与创意巧妙结合,让更多人有了独特的天路之旅的机会。 刚转身,绚丽辉煌的扎西德勒壁画又一次震慑住了我。壁画,是西藏传统民间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它将西藏人民的风俗、宗教、神话通过绘画形式展现出来,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浓厚的文化底蕴。据场馆的介绍人员告诉我,这次展出壁画是以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大型壁画为原型,利用现代技术喷绘制作而成。我不禁感叹,传统壁画要靠人工绘制,做工考究细致,费时费力,这一次运用现代技术让这份民族瑰宝展示在了世人面前,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古老民族的绚丽文化。 随着穿梭的人群,我来到了模拟的西藏民居。这里完全复原了一个普通拉萨家庭的客厅,传统的藏式挂毯、地毯、家具,以及现代化的液晶电视,音响设备,电冰箱等等应有尽有,古城的街景,五彩的经幡,转动的经筒,仿佛又一次将我带回了那片生我育我,让我魂牵梦绕的土地……藏式的传统建筑特色与现代化设计及配备完美融合,给世人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西藏,一份文化与文化间的完美交融。 整个参观过程,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属主题片《天上西藏》。起初是那片神奇土地上巍峨的雪山,壮美的湖水,辽阔的草原,一个生态的西藏;接着,看到的是肃穆的庙堂,热闹的古街,绚丽的服饰,华美的民居,一个繁荣、古老的西藏;接着,看到的是四通八达的公路,干净整洁的公园、街道,热闹非凡的商业街,琳琅满目的商品,一个发展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走出放映厅,我们油然而生出一股骄傲——为我们身上流淌的这股热血,为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历史,更为这片土地的今天发展。 有人说,世博是一扇窗,窗的那头,世界看见西藏;窗的这头,西藏看见世界。世博会不仅仅是个平台,让世界来了解西藏、走进西藏,更是一个台阶让西藏看到世界的发展,世界文化。 而我,通过这次世博会看到了文化与文化间的交融与碰撞出的火花,与此同时我对家乡的未来多了一份思考,对自己的未来多了一份责任。我看到了我们民族值得骄傲的文化,看到了家乡在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我又问自己,除了骄傲,你还有什么可做?家乡需要的是一个什么样人才?每一个背井离乡外出求学的游子,我们的理想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的肩上还有另一份责任。那片土地等待着我们去建设,那份文化等待着我们去传承。我们相信,10年后,20年后,在我们建设下,西藏将会更加繁荣!
-
“大块头”有“大智慧”——“一轴四馆”印象
-
作者:
孔令君
来源:
大江南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都
砂姜
自然风景区
向前延伸
座座
邵伯
村民小组
渌洋湖
农业观光园
农业产业体系
-
描述:
,整个屋顶膜面长约843米、最宽处约97米,膜面展开面积达7.7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索膜结构。虽然膜布的厚度仅为1毫米,但设计张拉力却达到了世界最高强度,最大风摆达到上下3米,大风吹来,膜布就如
-
为世博添光彩 与祖国共发展
-
作者:
杨梦迪
来源:
大江南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都
砂姜
自然风景区
向前延伸
座座
邵伯
村民小组
渌洋湖
农业观光园
农业产业体系
-
描述:
杨梦迪 原以为“世博会”只是个振奋人心却又遥不可及的名词,可是当它真正地向我走近,才发现这个牵动国人之心的字眼背后,蕴藏着朴实的含义——创新进取。 生活在上海,可以说是幸运的,能亲眼目睹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真真切切地感受创新进取给生活带来的真实价值。从黑白的小电视机到背投、等离子、液晶显示屏的大彩电,我们的视野从单调模糊的色彩逐渐容纳五彩斑斓;从大片的农田与砖房到现代化的摩登大楼、典雅高贵的别墅,我们的生活从那些破旧的环境逐渐奔向了流光溢彩的地带……上海成长着,我们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也随之成长,创新进取是这些巨变的根基,它扎扎实实地融进了上海的血脉,它与上海的发展,密不可分。 如今的上海,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舞台,蓬勃的经济与发达的科技为它戴上了繁荣的礼帽。上海那令人瞠目的变化改革,迅速聚焦了世界的目光,让世界为之感慨的同时,也赋予了它更多展现风华的机遇。 世博会就是很好的证明,与其说中国上海要举办世博会,倒不如说是世博会选择了中国上海。每届世博会都会留下名垂千古的赞誉,不为别的,正是因为那些独特的创造让人有种新奇难忘的体验。巴黎世博会中钨丝制的白炽电灯,让人们沉浸在光的海洋;圣路易斯世博会的蛋筒冰激凌,如今已成为了人们喜爱的美味。这些具有标志性的经典展品,都是立足于创新进取之上的。在上海改革的潮流中,正是因为创新进取的本质与世博会的内涵如出一辙,才争取到了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确,创新进取的城市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意外与惊喜。在这个以钢筋混凝土为框架的城市中,纵使不如生活在江南小镇那般悠闲,但我已满足,因为我着实感到:交通日益便捷,环境日益优美,生活日益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