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一朵盛开的莲——从紫砂“清莲壶”窥见自然之美
作者: 杨小琴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莲壶   紫砂壶   自然之美  
描述: 自然形体的紫砂壶造型,取材于植物、动物的自然形态,最能体现制壶艺人的匠心独运,以造化为师,这种紫砂壶的造型带有浮雕、半浮雕的装饰,俗称花货。花货表现自然形态最美的部分,符合人的审美观。紫砂传统造型"荷花壶"等,是花货造型的代表作品。
写生,直面自然之道——从黄土高坡、岭南丘陵、海南森林的写生体验中谈起
作者: 林顺文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土高坡   中国传统文化   森林   岭南画派   自然之道   中国水墨画   中国画   中国绘画   写生   海南  
描述: 在当代,无论是油画创作还是中国水墨画创作,看似都难以避免经历写生的阶段。单从图像上看,这是一种模仿的过程。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写生并没有被当做一种创作途径而重视起来。虽有宋朝范镇《纪事》卷四:"又有赵昌者,汉州人,善画花,每晨朝露下时,遶栏槛谛玩,手中调采色写之,自号‘写生赵昌’。"又有明朝《徐氏笔精》:"惟元倪瓒辈始喜写生,脱画家蹊径。"但写生始终没有得到自古文人的重视,在古代的重要绘画理论方面便可以窥见一斑。对中国绘画影响较为深远的谢赫,他在归纳绘画"六法"的时候,也并没有直接提到写生对创作绘画所起的作用,其中较为接近的是"应物象形"和"传移模写"。但这两点只是强调了形体在绘画中的地位以及临摹对绘画的作用,并没有直接提到对景写生这种体悟自然的途径。而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则提到"山水以形媚道",在另一方面,似乎弥补了谢赫理论在水墨画创作的取
国内看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国内   看台   潘玉良   自然之美  
描述: “方罍之王”归来;潘玉良百幅遗作亮相辽宁;国内首家机场博物馆揭幕;豫鲁三人油画呈现自然之美
渴望晴明
作者: 查干   来源: 绿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字   日丽   山川大地   自然之理   人口集中   一叶障目   煤炭燃烧   希腊哲学家   远走他乡   知者  
描述: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学会享受清风明月》。友人刊发时,出于好心,将其改成《把清风明月珍藏于心》。美是很美了,只是忽略了我写此文的初衷。在标题里,用"学会"二字,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您想,老天赐予我们每个人清风明月,可是我们不懂得享受,或者没条件去享受,是不可惜?有些人有了金钱,就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远离了清风明月。而有些人则忙于生计,两头不见天日,顾不上去享受清风明月。这是人类的悲哀。而现在,清风明月正疏离于我们,远走他乡,不愿回头。趁机而入的是霾。霾,何物?是空气中的魔。它来自煤炭燃烧、汽车尾气、扬尘等。我们感到了它的恐怖和龌龊。觉醒之后,才懂得什么叫做不寒而栗。但,为时已晚。接踵而来的是讽刺挖苦、怨天尤人,连校园里的雕塑,都戴起了口罩。口罩罩住了一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