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莫来石晶须
作者: 江伟辉   彭永烽   刘健敏   冯果   谭训彦   于云   来源: 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水解溶胶   莫来石   长径比   晶须   凝胶法  
描述: 以正硅酸乙酯和无水氯化铝为前驱体,乙醚为氧供体,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直径为0.2~20μm,长径比高达60~70的莫来石晶须.借助XRD、SEM和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莫来石干凝胶粉的活性
非水解和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钛酸铝粉体的研究对比
作者: 魏恒勇   江伟辉   林健   冯果   冯昭彬   来源: 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钛酸铝   非水解溶胶   粉体   水解溶胶   凝胶法  
描述: 富集于Ti-O-Ti凝胶网络之间,凝胶依次晶化成金红石和刚玉,再通过固相扩散在1350℃时合成钛酸铝,粉体粒径为1~2μm,比表面积仅3.2m2/g,1400℃烧结后抗弯强度为7.2MPa.非水解凝胶化
一种新型高效陶瓷解胶剂的制备及评价
作者: 曹文   夏光华   谭训彦   徐玉欣   徐民   冯红强   陆建威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陶瓷   高效   解胶剂   制备  
描述: 了一种新型高效陶瓷解剂。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T)、反应时间(t)、单体摩尔配比对样品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T=80℃、t=3 h、MAA:MAS=2:1时,所制备出的样品对陶瓷泥浆的解效果最好
藤县中和窑宋代景德镇瓷窑的“陪都”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鉴宝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陶瓷   高效   解胶剂   制备  
描述: 中和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藤州镇中和村,窑址分布在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500米的小山丘上。藤县地域广阔,上品制瓷原料高岭土储量十分丰富,由于有充足的燃料、优质瓷土、十分便利交通条件,加上有高超的制瓷技术工艺,使中和窑宋代制瓷业十分兴旺,炉窑分布密集。现在当你走进约一平方公里中和窑址的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被废弃的匣钵和影青各种各样的瓷片,比比皆是,堆积如山。 该窑址被发现后,1964年、1973年秋冬,区考古队进行了两次的试掘,采集到各种各样的瓷器标本,印花模具、窑具、宋代“元丰通宝”和“元祐通宝”等,其中一件刻有“嘉熙二年戊戌岁春季龙念叁造目”的印花模具为窑址的断代提供实物依据,结合从窑址上的器物及器形、废品堆的厚度等,科学研究推断,该窑址兴于北宋,盛于南宋,衰于宋元之间,为一处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宋代民窑。
商品条码在景德镇陶瓷产品中的应用
作者: 黄姝   来源: 商场现代化(下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陶瓷   高效   解胶剂   制备  
描述: 商品条码在景德镇陶瓷产品中的应用
超声波-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
作者: 朱雁风   刘维良   武安华   汪传勇   胡芳仁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纳米Al2O3粉体   凝胶自蔓延   超声波   溶胶  
描述: )和透射电镜(TEM)分析,探讨了不同比例金属离子与柠檬酸对纳米粉体的形成和粉末晶粒尺寸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空化可以减少团聚,金属离子与柠檬酸比例为0.6∶1干凝胶在600℃燃烧,保温60 min,可以得到团聚少、颗粒尺寸为20~30 nm的纳米Al2O3粉体.
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蓝色发光材料Sr2MgSi2O7:Eu2+,Dy3+
作者: 王炳山   袁建军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余辉发光   水玻璃   溶胶凝胶   Sr2MgSi2O7  
描述: 首次以价格低廉的水玻璃(Na2SiO3)为硅源,通过离子交换,采用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Sr2MgSi2O7:Eu2+,Dy3+蓝色发光材料。通过DTA、XRD、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
溶胶凝胶法合成硅酸锆包裹氧化炭黑色料的研究
作者: 朱庆霞   江伟辉   张华   杨钡江   胡珊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包裹色料   硅酸锆   溶胶   氧化改性炭黑   凝胶法  
描述: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硅酸锆包裹氧化改性炭黑(ZrSiO4/C)色料,采用XRD、DTA-TG、CIE-L*a*b*色度仪和TEM等分析手段对色料进行表征。研究了硅锆比、合成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
离子型稀土尾砂用于建筑陶瓷制备中的泥浆解胶研究
作者: 汪永清   高颖   杨柯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动性   建筑陶瓷   离子型稀土尾砂   解胶剂   泥浆  
描述: 针对离子型稀土尾砂在建筑陶瓷制备中存在的泥浆解难题,研究通过加入合适的解剂,提高稀土尾砂泥浆的流动性。探讨了不同种类解剂及其加入量、泥浆含水率对离子型稀土尾砂泥浆Zeta电位、流动性的影响
微量Mg掺杂对sol—gel制备Zn1-xMgxO薄膜结构形貌及其透明导电性的影响
作者: 马德福   胡跃辉   陈义川   刘细妹   张志明   徐斌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Mg含量   透明导电薄膜(TCO)   凝胶   光电性能   溶胶  
描述: 通过sol-gel旋涂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不同Mg掺杂含量的ZnO薄膜,并运用XRD、SEM、UV-VIS、四探针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Mg含量对ZnO薄膜结构及透明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Mg后薄膜仍保持六方纤锌矿结构并沿(002)方向择优生长,随着Mg含量的增加,结晶质量先变好,后变差,(002)峰位先向小角度方向移动,后又往大角度方向回升,薄膜晶粒尺寸变大,尺寸更加均匀,薄膜表面更加平整,当掺杂量增加至3 at%时,薄膜表面开始出现团聚现象;适量的Mg掺杂可提高薄膜可见光透过率和禁带宽度,透过率最高可达88.83%,增加至3 at%时,因散射和缺陷增多,透过率发生显著下降;由于Mg的金属性强于Zn而出现的burstain-Moss效应与缺陷带宽随着Mg含量而变化的共同作用,薄膜带隙出现先宽后窄再变宽的现象;四探针表征显示,Mg掺杂可降低ZnO薄膜的表面电阻,但仍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 1 2 3 4 5 6 ... 27 28 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