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合成超细钙长石的工艺研究
作者: 顾幸勇   黄敏   李月明   陈云霞   杨凯   周焕忠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研究   超细粉   溶胶凝胶法   钙长石  
描述: 采用无机盐前驱体原料硝酸铝和硝酸钙取代金属醇盐,以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钙长石粉末,对影响合成的反应温度、浓度、烧成制度、pH值、工艺路线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比较好的工艺参数.本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为钙长石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锆铁红色料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 朱庆霞   江伟辉   杨延辉   张缇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锆铁红色料   矿化剂   非水解   溶胶凝胶法   铁源   凝胶化工艺  
描述: 以工业纯无水四氯化锆、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铁的无机盐为着色剂,氟化物为矿化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了锆铁红色料。应用DTA-TG、XRD、色度仪和TEM研究了凝胶化工艺、矿化剂和铁源对锆铁红色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结合容弹热处理工艺可以促进ZrSiO4晶体发育充分,有利于ZrSiO4对色料的包裹;由于铁源转变为氧化铁的温度与矿化剂条件下ZrSiO4的合成温度须相适应,当以LiF为矿化剂时,ZrSiO4的合成温度降至650℃,FeCl3为适宜的着色剂;而以MgF2为矿化剂时,ZrSiO4的合成温度提高至850℃,FeSO4为适宜的着色剂。
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蓝色发光材料Sr2MgSi2O7:Eu2+,Dy3+
作者: 王炳山   袁建军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余辉发光   水玻璃   溶胶凝胶   Sr2MgSi2O7  
描述: 首次以价格低廉的水玻璃(Na2SiO3)为硅源,通过离子交换,采用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Sr2MgSi2O7:Eu2+,Dy3+蓝色发光材料。通过DTA、XRD、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干凝胶煅烧到1065℃后开始有Sr2MgSi2O7相形成,到1150℃完全转变成高纯相Sr2MgSi2O7,其产物疏松,颗粒小,不需研磨或稍加研磨便得超细粉。它的激发光谱在250~450nm之间存在一个强度较高的激发带,发射峰位于468nm,余辉为天蓝色,余辉时间超12h。此外,本研究还对溶胶凝胶的形成机理等进行了讨论。
柠檬酸络合盐燃烧法合成DyFeO3纳米粉体
作者: 姜林文   刘维良   武安华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纳米粉体   pH值   微晶尺寸   溶胶凝胶法  
描述: 利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合成工艺制备得到了DyFeO3纳米粉体,并通过热综合分析(DTA/TG),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探讨了溶液pH值对单相DyFeO3的形成和粉末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凝胶能够在400℃以下燃烧基本完全,当pH值为3时,几乎没有杂相生成,将制得的DyFeO3纳米粉体置于750℃煅烧温度下并保温3h,微晶的尺寸在55~90nm范围内。
低温燃烧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研究
作者: 姜林文   刘维良   武安华   胡芳仁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氧化钛   颗粒尺寸   纳米颗粒   反应动力学   溶胶凝胶法   燃烧合成法  
描述: 采用一种简便、快速、低温的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纳米TiO2粉体颗粒.从柠檬酸络合反应的机理阐释了纳米TiO2粒子的形成过程.通过热综合分析、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探讨了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和溶液杂质离子的存在对TiO2粉体颗粒物相组成及粉末晶粒尺寸大小的影响.本实验制备了粒径为40~90 nm分散性较好的球形状TiO2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当摩尔比为0.5时,自燃合成产物中金红石相的质量分数达到91%.
Sol-gel法制备钛酸锌微波介质陶瓷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 喻佑华   余丽芳   袁玲玲   李海南   夏萌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体制备   溶胶凝胶法   钛酸锌  
描述: 以钛酸正四丁酯,六水合硝酸锌,冰醋酸为原料,考察了pH值、前驱体反应温度、预处理煅烧温度等对钛酸锌粉体的形成过程和显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2~3,Ti/Zn为1:1,Ti/HB为7:1~6:1,前驱体反应温度为35℃,能够在800℃下煅烧处理干凝胶粉末可获得纯偏钛酸锌粉体。
溶胶凝胶合成铋层状BaBi4Ti4O15粉体的研究
作者: 赵戈   江向平   展红全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驱体   络合稳定剂   溶胶凝胶   钛酸铋钡粉体  
描述: O 15粉体结构、形貌的不同.结果表明,氨水为络合稳定剂时,可以抑制硝酸铋的水解.当 pH 值为4时,可以得到稳定的胶凝前驱体.溶胶凝胶法合成的 BaBi4 Ti4 O 15粉体与熔盐法合成粉体对比,合成温度为800℃,粒径较小约0.5~1μm,化学纯度高.
无机溶胶凝胶法合成Sr_2MgSi_2O_7:Eu~(2+),Dy~(3+)蓝色发光材料
作者: 王炳山   袁建军   刘文茂   来源: 材料热处理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二酸铵   水玻璃   柠檬酸三铵   溶胶凝胶   Sr2MgSi2O7  
描述: 以价格低廉的水玻璃代替TEOS(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分别在丁二酸铵、柠檬酸三铵辅助下,通过离子交换-溶胶凝胶法合成Sr2MgSi2O7:Eu2+,Dy3+蓝色发光材料。用DTA、XRD、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丁二酸铵或柠檬酸三铵调节下,前驱体干凝胶煅烧到1100℃转变为高纯度的Sr2MgSi2O7相,其产物疏松,颗粒小,不需研磨或稍加研磨便得细粉;激发光谱在250~450 nm之间都存在一个强度较高的激发带,以柠檬酸三铵辅助得到的Sr2MgSi2O7:Eu2+,Dy3+蓝色发光材料发光性能较好,发射峰位于467 nm附近,余辉时间长。此外对溶胶凝胶的形成机理等进行讨论。
溶胶凝胶法合成钙长石的研究
作者: 黄敏   顾幸勇   陈云霞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溶胶凝胶法   钙长石   测试技术  
描述: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钙长石粉末,利用各种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红外、衍射分析以及粒度分析;系统的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1%的PVA能显著提高颗粒的比表面,降低颗粒的细度。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滤Al2O3膜的研究:I勃姆石溶胶的制备
作者: 周健儿   王艳香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铝溶胶   薄膜   三氧化二铝   溶胶凝胶法  
描述: 本文通过用异丙醇铝水解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勃姆石溶胶。对其制备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溶胶剂种类及其用量、水解温度及加水量、老化及老化时间等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制备稳定、清澈的勃姆石溶胶(也称为铝溶胶)的最佳条件,并对勃姆石溶胶的性质进行了探讨。证实勃姆石胶粒带正电荷,发现勃姆石溶胶稳定存在的pH值为3.5 ̄4.1。配性太强,溶胶粘度过大易胶凝;酸性太弱,得不到完全胶溶稳定的溶胶。勃姆石溶胶和凝胶之间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