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美标】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
作者:
黄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族性
雕塑作品
形式与内容
处理方法
研究传统
现代雕塑家
线条
传统雕塑
审美标准
-
描述:
要开拓未来就必须研究传统,通过对古代雕塑的整理,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具体的特点。 (一)理解为先的法则 从题材内容上讲,中国古代雕塑都是内容明确、容易被理解的(直接理解)。这些雕塑与人的关系很近,能与人进行情感的交流(既使有些关系显得对立,如与人与鬼像,人与怪兽),大多作品都是普通人能看懂或者说能感知的东西。中国人以理解来认识事物和交流情感,对陌生事物,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并试图去理解它(或者说是给它下定义),然后再沿着理解的思路去评价、欣赏它。而对于一个不能理解之物,则往往不会在其形式或涵义上深究下去。简单地说:中国人看作品不怎么喜欢转弯抹角,而对于造型抽象的对象,也常常以熟悉之物来理解。如看到奇石说像罗汉,看到树根联想到老鹰。这种东方的联想审美,不能贬低和忽视。我们现在的有些作品,主题庞大但内容空洞,形式与内容毫无关联,表达的感情也不真实。这类作品往往给人“假、大、空”的感觉。观众的反应,自然会冷淡与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