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美标】搜索到相关结果 39 条
-
城市的眼睛——浅析城市雕塑艺术
-
作者:
张力
来源:
包装世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意识
城市雕塑艺术
审美标准
文化象征
-
描述:
近几年来,随着大规模城市现代化建设,一大批寓意深刻、艺术精湛、风格多样、形态各异的城市雕塑作品不断问世,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各个现代都市中,把日益现代化的都市装扮得更加美丽,城市雕塑艺术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和城市雕塑艺术的蓬勃发展。一、城市雕塑艺术是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塑是一种持久、有表现力和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是运用多种物质材料,多种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感情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前苏联
-
油画创作的历史性与现实的思考
-
作者:
李蓓蕾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油画艺术
艺术家
西方现代派
艺术创作
油画创作
审美标准
林风眠
徐悲鸿
中国油画
-
描述: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艺术的创作与演变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社会与时代。同时,它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艺术活动是艺术家的主动创造活动,是“自由的自觉活动”那么艺术家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理想自由地进行创作”对自由的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反映在艺术创作中来,它是艺术获取生命的源泉之一。
-
张仃谈艺录(节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跳出来
涩口
张仃
蓝印花布
有人爱
团龙
审美标准
谈艺录
-
描述:
我宁可欣赏一块民间蓝印花布,而不喜爱团龙五彩锦缎。相对而言,民间艺术是不够成熟的,有的甚至粗野,但它有清新之气、自由之气、欣欣向荣之气。这也许是审美标准不同,有人爱吃熟透了的果子,我却喜欢吃那些不太熟、有点涩口的。
-
从唐代《胡服美人图》论及当今的工笔重彩画创作
-
作者:
黄培杰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重彩画
唐代
时代精神
审美标准
-
描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国际上的地位日见提高 ,工笔重彩画乃至整个中国画直溯汉唐雄浑博大以开当今时代之新画风 ,是势在必行之事。工笔重彩画在历史上没有得到应有的位置 ,水墨为上的思想至今仍是一股很强的潜意识形态。然而 ,我们重新审视唐代的艺术作品之时 ,以《胡服美人图》为代表作品之一的工笔重彩画 ,那种大气而灿烂雅致的艺术感觉 ,不由得我们不对其进行现代绘画审美的观照 ,从而引绎出构建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创作意识。
-
中国画与中国化
-
作者:
邱浒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中国文化
古典形态
艺术世界
东西方艺术
艺术形态
中国画
时代精神
传统中国画
审美标准
-
描述:
传统中国画和西洋画不论形式、内容,还是媒介材料都存在很大差异,但二者发展的轨迹却有许多相近之处。它们大都经历过有单一审美标准为参照的特定历史时期,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画家个性的发挥必须以公认的参照
-
流动的盛宴
-
作者:
李毅
来源:
游艇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料表面
视觉效果
游艇设计
巴洛克风格
内部设计
流动
审美标准
商业建筑
-
描述:
风头正劲,沉重、繁复花纹的编织物让位于轻盈、开放格局、固色的编织物,沉闷的色彩不如明亮的原色和柔和的彩色时尚感强,易于清洁的乙烯和塑料表面大行其道,取代了皮革、粗烟丝地毯等不实用的材料。巴洛克风格的时代完结了,易于维护、视觉效果轻松、花费不昂贵,这是20世纪50年代主流的审美标准。
-
《斗茶图》
-
作者:
赵孟頫
来源:
茶博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手持
斗茶图
执壶
贡茶
胜券在握
一杯茶
质量评判
赵孟
审美标准
年长者
-
描述:
赵孟頫的《斗茶图》不仅是元代此类题材绘画极少数中的一件,同时也是“斗茶”题材绘画中的一件“绝响”。因为明代以后,因茶叶的冲泡方式的改变、贡茶由团茶转为散茶,茶叶的质量评判标准和审美标准已从根本上发生
-
论马奈的《奥林匹亚》的挑战性
-
作者:
任涛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院主义
传统绘画
古典绘画
绘画语言
色彩
印象派画家
学院派
作品
审美标准
马奈
-
描述:
19世纪中期,学院主义对艺术的垄断造成油画只能以逼真地再现古典题材、自然风光和家庭生活作为审美标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学院主义也成为一种停滞不前的教条的代名词。1865年陈列在巴黎沙龙里的马奈的《奥林匹亚》最
-
合于自然—谈王小椿山水画
-
作者:
周祥林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元
传统
思想
相融
价值取向
审美标准
中国山水画
人与自然
雕塑
油画
-
描述:
"可望、可居、可游"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审美标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价值取向,但根本上则是中国人与自然相合、相通、相融思想的体现。小椿的山水画严格秉承了中国人的这种思想。"可望、可居、可游"既是他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