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宾夕法尼亚大学收藏的一尊易州罗汉造像
作者: 史密斯伊司·瑞查德   张金颖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宾夕法尼亚大学   大英博物馆   珀津斯基   易州地区   罗汉造像  
描述: 谈及中国的肖像雕塑,喜龙仁(OsvaldSiren)曾指出,一件作品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如何体现所要传达的精神理念或意识状态。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的中央大厅里,有一尊佛教罗汉塑像,就具备了这一特征。彩塑栩栩如生,可能是依据某位受人崇敬的僧人形象塑造出来的(图一)。
试论安岳大足地区与杭州地区罗汉造像的异同
作者: 陈晶鑫   来源: 石窟寺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安岳大足   罗汉造像   杭州  
描述: 自唐代玄奘译出《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后,罗汉信仰在古代中国普遍推开。大中年间以后,寺院罗汉画开始兴盛起来。从晚唐到五代,善罗汉像的名家辈出。这一时期,罗汉像特别是十六罗汉开始成为绘画、雕塑以及石窟造像领域十分流行的题材,巴蜀的安岳大足地区以及江南的杭州地区是这一题材的两个主要的石窟造像中心。两地的罗汉造像,虽然题材典出同源,但在实际造像风格、布局上却有着极大的差异。本文试通过石窟材料与文献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浅析两地罗汉造像的异同。
宋代祠庙彩塑赏析
作者: 王和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塑   罗汉造像   传统文化  
描述: 中国古代传统雕塑文化独秀于世界之林。古代的雕塑语言系统发展、传承有序。传统雕塑不同于西方的写实主义,其写实是归纳而理性的,质感是提炼而规律的,工不见拙、繁不见缛,超凡脫俗;大的形体大开大合、小的形体归纳统一,变化有序;形体塑造不求解剖真实,追求一种神、气、情的合一状态,推崇理性之美。中国古代雕塑以立意为本,风骨气韵、良工精思、巧极似神、刀力遒劲,展天地之灵、现造化之妙。
中国罗汉造像艺术的诞生及其特征
作者: 王仲尧   来源: 装饰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汉造像   佛教艺术  
描述: 中国艺术史上以往一直认为罗汉造像(雕塑和绘画等)艺术是六朝时期从印度传来,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作者经过考察分析,认为罗汉造像艺术完全是中国佛教艺术的一大创造,诞生时间是在中唐。具有平民质素和形象特征的罗汉艺术,不但大大丰富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内容,同时也为中国艺术开辟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新空间。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