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绿釉陶】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汉代绿釉陶踏碓模型
-
作者:
张亚丽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绿釉陶踏碓模型
汉代
中国
工艺美术
形制
-
描述:
1954年,河北省进行第一次全省文物普查时,在赵县各子村征集到一件绿釉陶踏碓模型,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该踏碓模型底座长6.5、宽4.1、通高11.3厘米。泥质红陶,陶质坚硬,正面施一层绿釉,但剥落严重。上部为浅浮雕,下为底座。浮雕的主体为双人踏板捣碓状,两人侧身手扶长方形碓架,头右顾,眼平视,上身前倾,左腿紧绷,右腿高抬,踩于踏板之上。前面为一高高翘起的碓头,碓头呈长方体,前面出榫。底座似船形,前有圆臼窝,上承碓头。
-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
-
作者:
王艳蓉
朱铁权
冯泽阳
谭羡
叶道阳
郑颖
来源:
岩矿测试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绿釉陶
科技分析
南海Ⅰ号
青瓷
古陶瓷
青白瓷
-
描述:
"南海Ⅰ号"沉船位于我国广东省阳江市,出水大量陶瓷器的产地研究及腐蚀产物研究是"南海Ⅰ号"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μ-XRF)对"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部分的青白瓷、青瓷、绿釉陶的胎釉以及绿釉陶的腐蚀物进行成分分析,并利用体视显微镜以及拉曼光谱仪对绿釉陶表面的腐蚀物进行观察和物相组成分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一类青白瓷样品胎体具有低铝高硅的特点(Al2O3含量低于19%,SiO2含量约73%),属江西景德镇湖田窑,而另一类青白瓷可能产自福建,具体窑口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对比分析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青瓷样品胎体具有高硅低铝的特点(Al2O3含量13.32%~19.12%;SiO2含量72.89%~78.30%),属浙江龙泉窑;绿釉陶样品的特征与福建地区瓷土较为符合,可能来自于福建磁灶窑。拉曼光谱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绿釉陶的主要腐蚀物的矿物组成为炭黑、白铅矿与磷酸铅。此项研究成果为出水陶瓷器的产地研究、陶瓷器腐蚀机理探究、出水陶瓷器保护等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