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绘瓷】搜索到相关结果 58 条
-
一品粉彩意味
-
作者:
谢婷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雍正朝
珐琅彩
一品
红彩
粉彩瓷
景德镇窑
清三代
釉下彩
彩绘瓷
-
描述:
世界万物中,各有各的意味。书法有书法的意味,水墨画有水墨画的意味,木雕有木雕的意味,陶瓷也有陶瓷的独特意味。意味,拆开来说就是意义和味道,意味是动态的,是含义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意义的实现。陶瓷到底是雅是俗?大部分人都自然会说是雅的了,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
-
浅谈青花瓷的历史以及影响
-
作者:
梁接阳
吴小燕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制胎
制瓷技术
透明釉
中国陶瓷
中国水墨画
釉下彩
康熙朝
彩绘瓷
陶瓷工艺
-
描述:
陶瓷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就青花瓷而言,通过用毛笔蘸取天然钴料进行描绘装饰,然后加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烧制而成,充分展现出一种传统中国水墨画的韵味。青花瓷,一个国家的标签,一个民族的荣耀。青花瓷的产生标志着中国陶瓷已由素瓷向彩绘瓷过渡,这是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是我国文化深厚积淀的证明。早在唐宋时期,青花瓷的雏形就渐渐形成了,元青花是成熟期,清康熙是高潮,现如今,青花瓷的地位只增无减,依然屹立在陶瓷工艺的顶
-
论清道光《无双谱》彩绘瓷特色与意义
-
作者:
熊金荣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特色
无双谱
清道光时期
彩绘瓷
-
描述:
《无双谱》彩绘瓷源于清康熙时期,至道光时期步入其发展高峰。道光《无双谱》彩绘瓷极力模仿《无双谱》版画,具有道光朝彩绘瓷典型特征,同时,富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
陶瓷艺术中的绘画因素:浅谈绘画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功能和影响
-
作者:
刘锚锚
何芹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几何纹样
陶瓷艺术创作
清三代
指甲纹
陶艺创作
古代陶瓷
彩陶鱼纹盆
彩绘瓷
古彩
-
描述:
每种艺术门类的创作都有其规律与特性,陶瓷艺术也不例外。形式与材质的美感是陶瓷这种古老艺术直至今日仍能展现无穷魅力的根本原因。在遵循基本烧成规律的前提下,陶瓷艺术可以与诸如绘画,雕塑,摄影,多媒体等其他广泛的艺术门类相结合。而陶瓷与绘画的结合,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时
-
吉州窑彩绘瓷的绘画艺术
-
作者:
龙辉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绘画艺术
吉州窑
彩绘瓷
-
描述:
吉州窑位于赣江之畔的吉安县永和镇,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衰于元代,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窑。它生产的彩绘瓷立意精心,构图精美,绘技精巧,是我国釉下彩绘的明珠。
-
白如玉 明如镜 薄如纸 声如磐——景德镇窑
-
作者:
陈平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青
白釉
瓷盒
江西省景德镇
景德镇窑
清三代
青白瓷
影青
彩绘瓷
考古发掘
-
描述:
景德镇窑诞生于今江西省景德镇。据记载,景德镇窑始烧于唐武德间,新中国成立后发现多处遗址,以杨梅亭、石虎湾、黄泥头最早,均为五代时期。景德镇窑是中国南方著名的民窑,为宋代八大窑系之一。景德镇窑历史悠久,以盛产青白瓷(又称影青、隐青、映青)而名扬中外。青白瓷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陶瓷烧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为元、明、清三代斑斓绚丽的彩绘瓷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考古发掘调查表明,老一辈陶瓷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持有的"青白瓷仿玉是
-
吉州窑工匠在景德镇瓷都地位确立过程中的作用
-
作者:
陈立立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岭土
彩绘瓷
景德镇瓷都
吉州窑工匠
-
描述:
宋末元初,文天祥在江西吉州起兵抗元,带走了一批吉州窑工匠.元军占领吉州永和镇前后,其中一部分与文天祥勤王军有关系的工匠逃往景德镇.此时景德镇制瓷原料危机,吉州窑工匠特有的生产方法在此发生碰撞,形成对景德镇瓷业弊端改革的想法,逐步采取试验的措施,结果推动了景德镇瓷业的进步,从而对景德镇瓷都地位的确立作出了贡献.
-
景德镇传统加彩雕塑瓷与中国当代彩绘陶瓷雕塑艺术的比较研究
-
作者:
张红霞
孙晨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彩绘瓷雕艺术
加彩雕塑瓷
中国当代
-
描述:
通过从造型、色彩、图案和艺术效果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景德镇传统加彩雕塑瓷与中国当代艺术加彩瓷雕艺术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指出景德镇传统加彩雕塑瓷是中国当代加彩瓷雕艺术的母体和根源,而中国当代彩绘陶瓷雕塑艺术通过发扬景德镇传统加彩雕塑瓷艺术的特色,并为其注入现代艺术的思想和观念,从而使中国加彩瓷塑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
浅析吉州窑彩绘瓷的发展特征
-
作者:
秦鹏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陶瓷史
磁州窑
黑釉瓷
青白瓷
釉下彩
工匠们
宋元时期
吉州窑
彩绘瓷
-
描述:
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我国江南地区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间瓷窑。彩绘瓷是其兴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品种之一。吉州窑彩绘瓷的种类丰富,并且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很明显,可以大致归纳为黑釉彩绘、素胎彩绘、白地釉下彩。本文以实物的分析为例,并结合时代的背景因素,对吉州窑彩绘瓷的这种演变阶段及其艺术特征作出具体的分析。
-
浅绛彩瓷管窥
-
作者:
赵荣华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绛彩瓷
时代背景
艺术风格
釉上彩绘瓷
清代晚期
版画
-
描述:
清代晚期至民国早期,在景德镇出现了一种釉上彩绘瓷——浅绛彩瓷,其面目一新,品类齐全,粗细兼备,销量不菲,风行全国达半个多世纪。事过一百多年的20世纪70—80年代,国内文物商店大量存有此类瓷器,被统称为“大路货”。当时,各级博物馆拒其于门外,民间收藏亦少之又少。“大路货”终成“积压货”,文物店只得按类、按规格成百上千的以“统货”低价外销或内销。经过20多年,“大路货”终于日渐稀少。以至今日,当人们重新开始研究、收藏、欣赏浅降彩瓷时,它早已因物稀而身价百倍了。笔者对浅绛彩瓷多有爱好,曾写(《清御窑厂末代画师与浅绛彩瓷画》(载2001年5月6日《中国文物报》之《收藏鉴赏周刊》)。近两年,笔者仍在探索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从近几年来全国有关专家、同行们出版、发表的关于浅绛瓷的专著、文章之所附图录中,把凡有干支年款和名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