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精】搜索到相关结果 283 条
-
郭利洛的“花开花落”及其它
-
作者:
张建松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开花落》
《有红格子的风景》
郭利洛
艺术精神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油画
-
描述:
某些严肃的思考和精神上的努力,这些思考和努力在为数不多的作品中端倪清晰可见。郭利洛的《花开花落》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无论将郭利洛的《花开花落》、《有红格子的风景》、《手套》等作品归纳到哪个流派中都
-
血与火的艺献
-
作者:
陈可之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庆大轰炸》
构图
艺术精神
人物塑造
结构
油画
-
描述:
"这是我们的血肉文本,也是作为经历过中国近现代历史最惨烈的大轰炸的重庆子孙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这是我们向世界反法西斯和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献上的最好的祭品。创作它,我们释然……"在2004年4月5日"中
-
高原精神的融入者——李焕民访谈
-
作者:
王红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访谈
绘画风格
绘画技法
画家
高原精神
李焕民
美术生涯
版画
-
描述:
就实而言,中国版画"民族化"远比中国油画"民族化"表现得出色,这是中国一大批优秀版画家在革命斗争与现实生活中所作出的艺术贡献,而李焕民就是这一大批优秀版画家中的一员。 当年黄秋园被美术界"发现"时,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感叹,可如今又出了一个刘知白,同样是无闻而终,这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当我们翻开刘知白的一张张作品时,不由得被其笔墨化境所吸引,同时也明白了不求闻达的人格境界和笔墨境界的内在联系。这难道不值得那些为名而来、为利而往的所谓画家三思吗?
-
沉与浮——罗磊明近作观感
-
作者:
冀少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艺术风格
罗磊明
艺术精神
中国画
艺术观念
艺术语言
视世语言图式
-
描述:
罗磊明 1957年4月生,1979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梅尼尔克夫”油训班学习。现任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包装设计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包装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
没有“问题”的雕塑界 ——关于雕塑界现象的对话
-
作者:
张桐瑀
孙振华
邹文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观念
艺术精神
民族文化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
描述:
张 桐瑀: 就中国当下 画界而言,无 论是油画还是国画, 总有争论不完的这样那 样的问题。而雕塑界却显得 很平静,基本上没有大的“争端”, 难道真的是“发展顺利”,没有问题 可讨论吗?我以为,实际上,目前在造型艺术领域中,雕塑是最成问题的,这一点我们从一些公共场所和展览中所见到的品位低劣、俗不可耐的所谓雕塑作品就能明白一
-
雕景入画,情景交融:清代玉山精品赏析
-
作者:
曹平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玉器
爱好
清代
品赏
属国
馆藏
内涵
珍藏
精品
-
描述:
”等。它们形体硕大,纹饰繁复,内涵丰富,皆属国宝。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玉山,种类繁多,精品荟萃。以下介绍几件清代玉山,供爱好玉器者欣赏。乾隆白玉观潮山子(图1)材质为青白色新疆和田玉,高10.4、宽7.5厘米
-
造像的谛义 藏传佛教造像的笔记之一
-
作者:
丁山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藏传佛教
艺术形象
宗教理念
人本精神
造像
曼茶罗
-
描述:
公元前326年,希腊人追随着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步伐,穿越阿富汗进入了这块次大陆。马其顿的大军退去后,饱受劫掠的比亚斯河畔,留下了他们破坏的印迹, 也树立起他们树立的丰碑。这些酷爱造神与雕塑的人们,把佛陀的形象从此留给了人类,并相延发展,直到今天。
-
何家英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生命体验
突出贡献
西方绘画
美术学院
写实精神
契合点
代表性
作品
中国美术
-
描述:
的年轻一代画家"。他着眼于中西方绘画的相通之处,在两者的契合点上参悟因革,尊重传统而不束于旧范,问途城外而不流于追随。他的创作高扬写实精神,注重生命体验。作品刻画具微,布置谨重,人物
-
从广发金融大厦看纯粹商务楼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招商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配套设施
商住楼
商务发展
青岛
模样
商务楼
精神气质
城市
金融
住宅
-
描述:
的问题。与此同时,纯粹商务楼由于它的与众不同,逐渐成为城市商务精神的核心载体,更成为商界巨子、精英阶层彰显不凡实力与身份的舞台,为商务精英提供一个创造和享受财富资源的超级平台。
-
创作思考——内在精神与外在物质形式的关系
-
作者:
熊开波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外在物质形式
内在精神
艺术精神
艺术创作
-
描述:
所有的艺术门类,包括陶艺在内,都是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探求而表达于物质之中的一种方式。人的心脑手三者合一,把意念即精神力量贯注于物质之上。真正好的东西应该具有高度的质量,真正的质量在于赋予物质以充沛
<
1
2
3
4
5
...
27
28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