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时装与时装表演
作者: 帘青   来源: 北京物价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装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   服装市场   现代美学   艺术感染力   审美情感   物质文明   审美意识   生活水平的提高   精神文明  
描述: 时装,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满足着人们在穿着过程中的审美情感和精神上的追求,它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美妙未来的憧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人们
迷人的城市雕塑
作者: 路战   来源: 北京物价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根意识   象征意义   月亮女神   环保意识   历史意识   《丝绸之路》   城市雕塑   城市建筑   文化意识   精神文明  
描述:精神文明”,如果德阳没有艺术墙、深洲没有拓荒牛,不知该逊色多少。一个能留下来的城市雕塑,应有点石成金之妙,它将空间美、环境美、人文美、历史美和谐地融为一体,或有纪恙意义,或有象征意义,或有现实意义。姐
中温燃煤隧道窑的设计
作者: 赵玉兰   来源: 本钢技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硼砂   精矿粉  
描述: 本文介绍了焙烧硼精矿粉的低温燃煤隧道窑的结构特点以及窑的温度、压力控制措施。
怎样抓好党委工作部署的落实
作者: 邱士焰   来源: 秘书工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作安排   具体方案   安排意见   贯彻落实   党委决策   工作部署   精神实质   具体要求   党委领导   督查工作  
描述: ,既是指导本地区全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又是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大政方针的具体方案。因此,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年度工作安排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就抓住了党委工作中心的主线。为此,我们每年年初,都要根据市委常委会关于全年工作的安排意见,进行分解立项,从中分解出
威尼斯之行(二)
作者: 化寅亮   来源: 英语沙龙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建筑物   精心设计   教堂   威尼斯   英语   游览   意大利人   雕塑   油画  
描述: 姜先生是位已有十五六年供销生涯的老供销了,他那许许多多的惊险经历,既令人惊怕又令人无奈。现把它叙述出来,提醒供销人员出差当心。火车上的城尬那是一年的春天,姜先生到徐州催要货款,然后西上兰州采购原料。
历史瞬间的把握──油画《开创共和》创作断想
作者: 杨松林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象   历史环境   精神空间   临时大总统   建筑结构   中国近代史   太平天国   审美品格   孙中山   油画  
描述: 历史瞬间的把握──油画《开创共和》创作断想
培育健全的艺术创造精神──我院油画专业二画室创作教学的主导思路
作者: 李广元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创造精神   油画艺术教育   艺术精神   创作教学   艺术形式   油画创作   油画教学  
描述: 培育健全的艺术创造精神──我院油画专业二画室创作教学的主导思路
来稿搞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企业文明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忌用   开拓精神   国有企业   不同意见   领导   主观臆断   精神文明建设   机械厂   调查研究   精神产品  
描述: 领导忌用"五种人"重庆庆锋机械厂于宝珊撰稿分析:一、媚上型。听话但不能干,领导叫干啥就干啥,缺乏创新开拓精神和抵制歪风邪气的勇气。二、傲上型。自以为别人什么都不如自己,遇到问题时不经过调查研究,只凭
论徐志摩诗的心路历程
作者: 沈剑文   戴诚   来源: 呼兰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志摩诗   周作人   理想境界   资本主义   民族资产阶级   “梦”   心路历程   精神依恋   理想之梦   《再别康桥》  
描述: 记梦的故事自古有之:黄帝梦游华胥、孔子梦见周公、庄子梦见化蝶……文人墨客梦获神授之事亦屡见不鲜.但某一诗人,在其作品中经常写梦则是极为罕见的.徐志摩正是这罕见的一个——他对描写梦境似乎是情有独钟,特别的偏爱.他诗中所记之“梦”五彩缤纷,涉历甚广:
乡村女强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建与人才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辽市   村党支部书记   三家子村   大地园林化   铁路物资   乡村   集通铁路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生活条件   医疗室  
描述: 通辽市河西镇三家子村,地势平缓,土质肥沃,通霍、集通铁路从此交汇而过。站在村边西辽河畔,可看到通辽市区的繁华景象。本来这里具备有发展经济的天然优势,可在1985年以前,全村人均收入只有303元。每到春天,全村便有一多半人家没粮吃,没柴烧,饥饿的人们纷...
< 1 2 3 4 5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