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作者: 暂无 来源: 散文诗·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对比   同时性   美国中部   密西西比河   关健词   定语   风雨   并列   精神  
描述: 江西 李晓斌 石鼓文 黑夜里闪烁的星星,被二千八百多年风霜郁结的云雾遮掩得有些模糊。 我听见镝在鸣.马在啸。 镐京郊野,周王的猎队纵横驰骋。马车扬起冲天的灰尘。箭镞如雨。山花烂漫。受惊的梅花鹿让沉默的石头悸颤不已。 凿石为鼓.作歌为记。泣鬼雨粟。那是五千年象形文字在石头上盛开,盛开成仙苑奇葩。 石破天惊。大唐的天空被露水凝结的文字烛亮。 少陵、退之、东坡……写诗的大手笔震撼了。这“诗三百篇”的轶文,一个靓丽的背影,忽然转身,惊鸿一瞥。皎洁的月亮顿时黯然失色。 洗墨人染黑的一池水,游出许多蝌蚪。十里蛙声的下游,流水弹奏高古的音韵。 以鼓为鉴,画籀作篆,一位开宗立派的写意画大师,打开石头隐藏的秘笈。冰冷的石头生机盎然。 张迁碑 那一年的菊花开得分外灿烂。 苍天已死。而一块石头却获得了生命。 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上寻寻觅觅。本该流传千古的书法家没有留下姓名.一位姓张名迁的芝麻官却获得了坚硬如铁的永恒。 他是一则谜语,谜面就是碑石,后人退笔千冢反复临摹,也找不到谜底。 我们只看见,他凝眸而望,望断秋雁。他袖中的竹笔如刀剑,铿然而鸣。 一袭青衫伫立在齐鲁大地,伫立成方正道劲的雕塑。天风吹拂,石头灵动起来,活生生的。 那叮当的凿琢声消失一千八百多年.我却听见了。在叮当声中,我还听见了石头的笑声。 “东里润色”、“其命惟新”,至方至圆,天之大道。 神策军碑 一枚风中的钉子。一把削铁如泥的刀。斩钉截铁。深入骨骼,深入灵魂。 一匹山中修炼千年的狼.在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中跋山涉水。瘦硬的铁骨,驾驭着骏马,在长安城挥鞭驰骋。 心尖上放着一碗水。大江东去,宠辱不惊。你俊朗的风骨是“心正则笔正”的最好诠释。 山登绝顶,即使低头也触及晚唐的天空。 清风抚弄,香透脊骨。月照无痕。流水无声。大美面前,自然万物缄默无语。 大唐的太阳陨落了。从石头的缝隙里弹出的星光熠熠不灭。掷地有声的文字是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绝唱。日日临池的书生找到了人生的路标,不敢丝毫懈怠。
散文诗选
作者: 宋晓杰   来源: 散文诗·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对比   同时性   美国中部   密西西比河   关健词   定语   风雨   并列   精神  
描述: 宋晓杰 一匹马远去了 离弦的箭镞。 逃跑的火焰。 目光的移动靶。 一匹马腾空跃起,扬起帅性的长鬃。 有风过耳,像急行军的队伍,沿着魔棒的导引,风驰电掣地远征。 城市在缩小、在薄弱、在沦陷,樯倾楫摧,如折断的庄稼.纷纷倒伏,发出锡箔的脆弱,远山峻岭亲密地呼应。 插上劲健的双翅,逃离出城!逃离欲望和诱惑!去发现密林、草原、沙滩,去发现雕塑灵魂的幻境。 奔跑!惟有奔跑是生命最大的回声。 一匹马远去了,它只带着勇气和理想,除此之外.别无长物,这时间的坚持者,这特立独行的孤胆英雄。 一匹马远去了,像一面飘扬的旗帜,渐行渐远,启示而警醒。 一匹马,就是自己的远方! 雷是第一个叛逆 咒语还是福音? 抑或是斫斧、利剑、奔突的熔岩? 从天边,从世界的尽头潮涌而来,裹挟着神谕、意志和力量,在悬崖的崔巍处,坠入万丈深渊。 铠甲辚辚,战马萧萧,黄沙舞动着旗幡,叱咤的霹雳和呐喊! 需要怎样的狂飙平息愤怒? 需要怎样的雨水缓释悲哀? 站起来,是大地上的巨人。 倒下去,是天空的长虹。 蓝光闪过,一盔青冢坼裂,向荒野延续着触须——为铮铮的骨骼和誓言。 向第一个说出真相的孩子,致敬! 我们有着同样的翅膀。我们是同一个种族。 我需要的不多 简单的衣着。简单的早餐。简单的床铺。简单的脚步。 真的,我需要的不多。 春天,只需要一件米黄色的风衣,抵挡风沙的无端讨扰,哪怕无关紧要处缺少一粒钮扣。还要一只蝴蝶的风筝,不用太艳,浅浅的,似有似无的粉,正是我倾心的颜色。然后,把一切交给风。长发律动。 秋天,我需要一畦碧绿的菜园、几挂欲滴的葡萄,不仅是胃口,我的眼睛也能品出生活的清冽与甘甜。在晨风中锄禾,在晚霞中吹响竹笛,欢乐的小河一路随从。 童年,没有什么食物也不要紧,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行。涂黑的小脸、划破的皮肤、疯跑的下午、遍地的野菜、满天的蜻蜓,还有太阳雨中的狂奔。麦谷场上的黑白电影。此伏彼起的犬吠和蛙鸣…… 老年.只需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偶尔有一点小病,但不会让我病倒。即使病倒,随意吃几粒药,美美地睡上一觉,就会好。然后,继续傍晚的散步。手巾不用杖,若有若无地思想。西天的云霞正艳,公园里的木椅尚宅。遇到相识不相识的人,如果愿意.可以坐下来谈谈天气、谈谈季节、谈谈过去和往事,断章一样简约:如果累了,道声再见,就各自西东。不去管身后,又有几片叶子飘零。 现在.我需要一份热爱着的工作、适当的空闲、触手可及的书籍、橙黄色的窗口、光洁的器皿、轻曼的音乐。痛苦着、快乐着、幻想着、生活着…,. 简单的衣着。简单的早餐。简单的床铺。简单的脚步。 真的,我需要的不多。 故乡:一把晴雨两用的伞 如潮的蛙鸣铺就一条回家的路。 是来路,也是归途。 雨着—— 方方的小窗是乡村的眼睛,碎石小径便是乡村的脚步。 记忆是那么澄明:远山、近水、田畴、碧树、容颜以及心情。一切与抗争无关,一切与时光无关。 一生简单成一株植物或一棵无名的树,会不会是平凡的幸福? 启程的时刻。 然而,多雨。 我绕到咿呀转动的柴扉背后.绕到光阴的背后.寻找一种保护。 晴着—— 我是一株幸运的庄稼,被移植到城市的案头,从此,歧义的性格造就了我的命运。 我在意阳光下的荫泽! 太多的时候,季节和天气并不能说明什么。阴云密布的时刻,心也许晴着;阳光灿烂的时刻,心也许阴着。 我逃离阳光,逃离伤害的阴影,靠想象你无风无雨的清新世界疗伤,靠汲取你朴素的营养存活。 乡村,时刻提醒我感恩的方向、 临水而居 终究要与水纠缠一生,终究无法逃离水的追赶。 这是宿命。 回头是海,不是岸。 而我终于没有回头。 在忽明忽暗的渔火中,落地生根,看帆的升降,听箫的抑扬,并把繁复的日月,简化成花的枯荣。 水啊.人间最灵动的眼眸,最温婉的内心,使多少坚硬转瞬成灰。今生,我要凭借你的温润活着,直到成为用鳃呼吸的鱼。 船儿温情地分开水面,像镰刀分开稻浪,像树木分开微风。 我站在逝水之湄,看不同方向的你,看你的不同方向。 静静地凝眸。 阳光下的河面,铺满耀眼的金币,那是一条炫目的星光大道.缀满人世间的幸福和荣耀。 傍晚,温暖的余晖倾泻,鸥鸟绕着归舟,飞来飞去。 风暴停息了,温顺成祖父膝上静静倾听的孩子。 星映长河…… 是什么.在你的视线之上,漂浮? 是什么,在你的灵魂深处,飞升? 我是被无意垂钓的鱼儿,面对圣德的水,怎能不心存敬畏。 水是我的来路.也是我的归程。 临水而居。我时刻感受到血潮的涤荡,时刻等待着奔赴与超越。 终究要与水纠缠一生.终究无法逃离水的追赶。 但是,我爱着。
落红笺
作者: 铱人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又是个初晴之日,江南的天气湿漉漉的,穿过林立的车,绕过灰色的楼,我看见母亲依旧端坐在竹椅上,像一幅绚丽的油画。母亲的身后是连绵的山峦,跟前是几个篾制的簸箕,上面晾晒着一封封打开的信,因怕风吹走,每封信上压着红辣椒。 我喊母亲。母亲应道,细妹子回家了?手中捧着信笺,目光恋恋不舍游离到我的脸上。母亲满脸宁静的微笑,她守着那些宝贝,像是守着幸福。 母亲积攒的信整整一箱,她总是喜欢晾晒信,唠叨那些岁月的秘密。 “敬爱的老何,你好。”这是家中最古老的信,存在母亲自制的牛皮纸信封里,母亲比父亲小18岁,她总是这样称呼父亲。50年代末,母亲新婚3个月,父亲就被厂里安排到山西学习,一去就是3年。“山西有辣椒吃嘛?有鱼吃吗?”母亲识字不多,信是半画半写,画满了辣椒、鱼等食物。“亲爱的小林,你好。”父亲的信满纸端庄的楷书,父亲回信时讲究仪式,像古代书生一样,洗浴,磨墨,用狼毫笔将关爱诉诸笔端。来信回信,一月一两封。 六、七十年代,家里的信,越来越少,有时一年也不过七八封。信,连着老家的一大帮亲戚,连着父母的血脉至亲。亲戚家婚丧嫁娶以及新年才会有书信往来。那时,一家人聚拢,听父亲读信,日子变得生动温暖,有了些许节日的气氛。
错过了熏衣草
作者: 孟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我曾经在普罗旺斯错过了熏衣草。 阿维农是普罗旺斯的一个法国南方小城。我在阿维农的时候,熏衣草还是绿的,没有变紫。满城的玫瑰花纵情开放,给我的印象极深。普罗旺斯的玫瑰花,花瓣繁大,比牡丹还要缤纷华丽,它们一路婆娑开来,爬过玲珑的木房子,爬过雕花的大铁门,芳香着,浪漫着,如春天的情人。那花的颜色被普罗旺斯的阳光染浓了,鲜艳得触目惊心,像泼出来的油画调色板的颜料。朋友说,看熏衣花海的最好季节是7月;可另外一个朋友抱怨道,那年她7月去过,不早不晚,熏衣草刚好收割完,只剩下一片沉闷的灰绿。光杆子的熏衣草有什么好看的? 没什么好遗憾的,错过了熏衣草,但没有错过玫瑰花。同一个时间,你很难拥有两种馈赠,不能错过的,是我们快乐的理由。 责任编辑:郑艳梅
徐志摩与曼殊斐尔
作者: 王铮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夏日的伦敦,分不清是雾还是雨,冰凉凉灰蒙蒙的,湿漉了整个城市,湿漉了伦敦街道行走的人们。一顶顶圆形的黑伞,庇护着下面的身子。彭德街十号,志摩叩响了门铃,麦雷先生把他迎进屋。主人让志摩在套着彩色画套的沙发上坐下,请他喝咖啡。 暖色调鹅黄色的灯光映照着壁炉上的瓷器摆设和墙上梵·高的油画。 志摩和麦雷是在一个文艺沙龙里相识的,他们都是诗人,一见如故。几天前,在一家咖啡馆里,志摩告诉他,现代中国小说创作受俄国作家影响最大。麦雷听了尤为高兴,因为他与曼殊斐尔平生最崇拜的就是契诃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于是,麦雷在纸上写下了自家的地址,邀请志摩在星期四晚上去他们家会会曼殊斐尔。 因天气太潮冷,染病在身的曼殊斐尔不能下楼。麦雷见志摩有些失望,说:“徐先生若不介意,不妨上楼一见,如何?”志摩喜出望外,立即随麦雷上楼。 “吱嘎”一声,门开了。志摩一下子被炫目的色彩包围了。 海蓝色的墙壁、几幅后现代的及抽象的油画,柔和的灯光映射着海蓝色家具、鹅黄色窗帘。志摩的心先是激动地一提,定眼一看,面前是一位年轻女子,女作家。她一头褐色卷发,遮着一张蛋形脸,一双灵动的会说话的蓝眼睛,衣着极鲜艳,漆鞋、绿丝长袜、嫩黄薄绸上衣、紫色丝绒裙,是欧洲极普遍的瘦弱娉婷的女子。
大地之声
作者: 陈奕纯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2010年8月31日,我应全国人大常委会之邀,历经24个日夜,绘制大型工笔花鸟画《大地之声》,并悬挂于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大厅。随赋感怀。 大地,是13亿中国人民命名的。 大地之上,万物生长,江山如画。从长江长城到黄河泰山,从南国红木棉到京城白玉兰,从上海世博会到广州亚运会,从跨越式发展的大都市到开放型改革的乡村田园,到处都是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到处都是盛世和谐的新镜头,到处都是一张张阳光明媚、春暖花开般的中国人的笑脸…… 大地辽阔壮美,江山万里多娇。5000年来,我们的胸怀也宛如大地一样辽阔壮美、气吞万里。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和强盛,离不开亿万万中华儿女组成的人民大地,离不开炮火与抗争、屈辱与前进、光荣与梦想、和谐与发展的最激越的时代强音,更离不开我们的思想越来越解放、步伐越来越坚定、道路越来越宽广,大地之美,无限欣欣向荣。正所谓,人之兴,下接地气;家之兴,下接地气也;国之兴,下接地气也。地气乃人气,人气足,气场足。一个国家的人气、一个国家的气场是否强大,将直接取决于我们脚下这片广袤的大地。 春潮涌动,打开天宇,云蒸霞蔚,一声声春雷响彻在头顶。 我仿佛听见,一种开天辟地的、振聋发聩的、期待百年的声音突然降临了! 这是大地之声。
时间的同一个源头
作者: 陈奕纯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一 我平生画花无数,且收获天地之间它们的一些香气、一些美,我想谈谈有关莲花的美的话题。 比方说,在我的面前有一张画案、一片宣纸、一碟五彩、一支笔,绘画之前,我首先把自己想象成一朵充满灵性的莲花,半开半闭、半梦半醒,就像等待爱情一样发呆,就像在等你。这细节,发展下去应该是这样的:画她的美丽轮廓、画她多愁善感的样子、画她小心翼翼的呼吸、画她的唇、画她的眉眼,究竟是五六片还是七八片?笑成了一条直线还是笑成了一道波浪?是的,就是这种小感觉,不一定非要别人看清楚,或者干脆让他们什么也看不见,但只要你自己看清楚她才行,才好继续你的下一笔。我想这下一笔,不再是画她的骨架,而是画她白里透红的皮肤、皮肤颜色的变化、变化时的自然法度,半个春天过去了,一整个夏天过去了,然后是秋天、冬天,一个人啊,每天每夜工笔,一点点在宣纸上还原她圣洁的美、高远的美,这美,千年一瞥,惊心动魄。 画完了一朵,是下一朵,直到把盛景里的莲花一朵朵画尽。后来,才想起那些荷叶儿,才捡起那些大如雨伞的荷叶儿慌张着画,很乱,没了章法,但心事还是有次序地保留了的,如同在狂风骤雨里以荷叶翠盖的元人王冕,小小年龄反成画痴,这“王冕画荷”的传说,妇孺皆知,代代流传,不也成就了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吗?荷叶儿太过嚣张、霸道,和画莲花相比,应该是朝张扬里画、朝狂野里画,一片比一片墨绿,一片比一片墨,绿到极致的那种墨,水墨的墨,怕是这盛世的主打色了。
塞北的秋
作者: 葛振东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塞北秋来,风光独好。 塞北的秋天,清如水,明如镜,秋高气爽,云淡天高,气候宜人。 初秋,微风习习,天际瓦蓝清澈,高原五彩缤纷,满山遍野一片翠绿。沙丘、土梁上点缀着一簇簇绿草,像镏金的翡翠,光彩耀人。各种树木花草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群山峻岭竞相炫耀自己华丽的衣装。田间秋菜滴翠,谷浪翻滚;山野草木葱郁,弥漫的果香沁人心田;山间溪水清澄,河水凝碧。 在塞北古城郊外,登高眺望,五彩斑斓的旷野尽收眼底。 中秋的阳光温馨恬静,田间的秋风和煦轻柔。我躺在沙丘上,尽情享受着秋日阳光温情的拥吻,把柔柔秋风揽在怀中,将花草的芬芳注入心间。听潺潺水声拨动了我少年时的心弦,让它和着风的旋律,悄然轻唱。那久已失去的童心也被林中的小鸟衔着,在蓝天上快乐的飞翔。
雪的样子
作者: 高雁萍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雪,是在不知不觉中下起来的。 我喜欢于静夜听雪。听雪在枯叶残枝上酿造绿意,听雪在芍园梅林间孕育花香,甚至春雨,甚至荷风,甚至杨柳飞絮。情由境起,境由心生,那雪的丝竹,便袅绕于耳,缕缕不绝。 夜幕四合,雪雾笼罩的万家灯火中,赶路的人越来越稀少;没有风,雪中的广场和街巷变得安宁而宽阔。 雪的家是大地。所以,雪不急。雪在路灯和五彩虹霓的映照下,像小夜曲缭绕的咖啡时光,恬静、悠闲,不紧不慢下着、下着。
淌在心上的河
作者: 刘东玲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一 石榴咧嘴了,桂花飘香了,哥上高中住校了,他答应教我念《诗经》一直都没有兑现。我无聊地使劲踩着河滩上深深浅浅的脚印,踩累了便挽起裤腿坐在水眺上用脚使劲扑打着河水,翡翠样的水面漾起了一串串涟漪,一群小鱼儿赶来调皮地吻着我的脚丫,轻轻痒痒的很舒服。晚霞映红了西边的天空,一朵接一朵红彤彤的云妖娆地快速飞过,远处水面五彩斑斓宛若仙境,是不是仙女们赶去给观音娘娘贺寿呢?我痴痴地想象着五彩纷呈的贺寿场面。突然身后“哗啦”的一声吓了我一大跳,原来是几只大鸟从树林里扑拉着翅膀飞向对岸的草丛,它们飞得很快。我扔起一块小石头跟过去,小石头赶不上,“扑通”一声落在河心里,河水荡漾一会儿又恢复了平静,气人! “傻妞,打水漂?我也加入一个!”是哥! 我急忙回头,正看见哥咧开的嘴角。我雀跃地从水眺上蹦起来:“哥,你回来啦!快教我念《诗经》!” 哥“咯咯”笑起来:“傻妞,用得着哥教你?你现在难道不在诗境里?你看,天空在为你研墨,云儿在为你彩描,‘叮咚、叮咚’,双溪河在为你谱韵呢!”哥笑得真好看,洁白的牙齿闪烁着玉一般的光泽,弯弯的眉毛是天上的月牙儿,流动的眼睛就像清清的双溪河水。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