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精致美】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工笔画的精致美与世俗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王安忆
世俗化
精致美
-
描述:
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及美学精神对王安忆的影响颇大。王安忆的小说尤其是上海市民小说既借鉴了工笔画的精雕细刻、工笔细描的技法,也在内在的精神实质上与工笔画相一致,二者都具有生活化与世俗化的美学倾向。 工笔画,又称“细笔画”,属于细致工整的密体画法,是“巧密而精细者”。中国工笔画历史长达两千多年,始于楚汉帛画,盛于唐宋。尤其北宋时由于皇家的支持,“院体画”盛行,它们“刻画工巧”,注重细节,所谓“孔雀升高,必先举左”,充满富贵奢华之气,有雕琢之美。而王安忆的文本,也总是呈现许多繁复琐碎的细节,且善于精雕细刻。她这种工细缜密的笔法,以及她对生活的审美观照,从一定意义上讲,与北宋的工笔画相一致,都有着某种生活化、世俗化、精致化的美学倾向。 一、工笔细描,精雕细画 王安忆在《摹写的精神》一文中说:“年轻的时候,我更喜欢中国画里的写意,觉得工笔太真切琐细,便刻板了。因年轻,未经历多少生活,又不怠于思想,便好高骛远,难免以为现实生活平凡无味。年长了,有了些阅历,渐渐珍惜起日常情景的细节。